我国地域辽阔,农业资源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如何利用资源分布的这种区域性特征,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农业发展中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以粮食作物区域布局的演变规律为背景,说明区域分工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业区域的演进 农业生产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土壤、气候、地理、技术、经济、交通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农业自古以来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自然的地域分工早已存在。这种自然形成的地域分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始基础,有其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粮食作物区域布局的变化趋势中略见一斑。从我国历史看,粮食作物在区域间的分布在很早以前就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稻谷生产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并且高度集中在两湖、江西、江浙、两广等地,这一带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小麦生产主要分布在长江与青藏高原以北,相对集中于淮河以北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从而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在商品经济不发达、运输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布特征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农产品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即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什么生产的多,什么就消费的多。在我国,“南稻北麦”的区域生产格局必然造成“南米北面”的区域消费格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运输条件的改善,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农产品区域供求格局逐步为劳动的地域分工所取代。早在四五百年以前,江浙一带受纺织业的带动,开始大量发展棉、桑等经济作物,余粮地区已由东南沿海向内陆省份转移,其食物供给的相当一部分是靠两湖、江西等地的粮食维持。广东经济作物发展较晚,但速度更快,规模更大。在清代,广东已由过去的粮食输出省份变为大量输入的省份,到光绪初年每年缺粮40%左右;两湖、江西、广西以及东南亚的大米源源流入,有利地支持了广东农业结构的变化(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1987)。江浙、广东等地再度成为商品粮基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一变革同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长期以来追求“以粮为纲”和区域自给的政策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遍的贫困和饥饿问题,全国各地都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到了重要位置,沿海地区大量减少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从而使各个省份的粮食自给率明显提高。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我国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区域间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如表1所示的基本格局。 表1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区域供求分布 主 产 区主 要 销 区 小麦 黄淮海平原、华北 东北、东南沿海、华南 稻谷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华南、华北 玉米 东北、华北 除东北以外的所有地区 注:华南地区包括粤、桂、琼;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晋、蒙;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东南沿海包括闽、浙、沪;黄淮海平原包括豫、皖、鲁;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赣、湘、鄂、苏。 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粮食增长和消费增长速度有较大差异,我国区域间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北方和东西部粮食供求格局正在发生逆转,粮食生产的重心开始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自80年代中期以来,南方15省份粮食生产发展缓慢,产量的增长滞后于需求的增长,粮食由净调出逐渐变为净调入,其在全国粮食总产中的比重也由80年代初期的近 60 %下降到1993年的53%,下降了6个百分点;北方15省份则相反, 生产增长快于需求增长,粮食由净调入渐变为净调出,其在全国粮食总产中的比重也由80年代初期的41%上升到1993年的47%,上升了6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的结果,使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南粮北调”的粮食区际流通格局被“北粮南调”的格局所取代。整个80年代,每年由北方调入南方的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小麦)约为150万吨,到1992年~1993 年已增加到1300万吨。这种变化是区域间农业比较优势演变的自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上,类似的变化进行过多次,每一次变化都会对区域间农产品供求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客观地把握这种变化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农业区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统一市场条件下的农业区域政策模型 农业区域政策是指如何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各种农业生产,以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率。制定农业区域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先后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俄林等人的不断完善,于本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政策体系。比较优势理论原是用来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但其基本思想同样适用于农业区域分工问题。在此我们不想就比较优势理论展开讨论,只给出其最基本的涵义,以此作为建立农业区域政策模型的理论铺垫。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1 )各个地区或国家在资源禀赋条件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个地区或国家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有着不同的效率,或曰比较优势;(2 )各个地区或国家应充分利用其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不需要生产自己全部需要的物品;(3)通过相互交换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可以显著地增加每个地区或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4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最终结果是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实现区域生产专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工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