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和瑞士政府三年培训项目要求,由中国高级人事管理培训中心牵头,甘肃省组成甘肃省经济贸易研讨班,一行17人于1998年7月3日至19日赴瑞士联邦。在瑞士索罗图应用科技大学就国际经贸、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了培训和研讨。我有幸作为研讨班成员参加了这次培训研讨。 这次组团参加赴瑞士的研讨、培训,得到中央组织部、甘肃省委、省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瑞方对中国甘肃组成研讨班赴瑞寄予很大关注,研讨内容十分丰富,考察活动安排十分紧凑。紧张的16天研讨,既涉及中国瑞士经贸关系、瑞士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经贸战略,又涉及到瑞士的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家队伍的建设等。瑞士中小企业的发展动态,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虽然中瑞两国政治、经济制度完全不同,但瑞士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向、特点及成功有许多独特之处,瑞士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做法等,值得我们学习、思索、借鉴。下面,我就瑞士中小企业的现状、特点介绍如下,并就可供学习、借鉴之处提出几点意见。 一、瑞士中小企业的现状 1、瑞士经济状况及结构 瑞士联邦是一个政治多元化、高度自治、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199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44350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它国土面积不大,仅4.45万平方公里,资源贫乏,95%的原材料进口,但工业产品中有90%出口,在全球贸易中出口占第14位,进口占第15位;瑞士人口少,仅708万,其中外籍居民约占150万人,但却拥有418户银行,4179户分支机构,金融投资辐射全球;它国小但却拥有一大批享誉全球的名牌产品及公司,雀巢咖啡、瑞士手表、精密机械等、ABB公司、洛瓦蒂斯公司、布勒兄弟公司等在全球享有盛誉,并一直在全球500户企业中占重要席位。 在对瑞士的经济发展赞叹的同时,只要认真对瑞士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支撑瑞士经济的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瑞士经济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7年,瑞士从事三大产业的人员比例如下: 占总人口 % 一产(农业) 4% 二产(工业) 29% 三产(银行、旅游、保险、 信息、咨询、服务业) 67% 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对经济发展作用最大、最具活力的是瑞士的一大批工商企业,而在工商企业中,众多的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由于一个适应市场化、全球化、集团化的企业结构,使瑞士的一些大型企业一直充满活力,正是众多的中小企业涉足工业、商业、服务业,并不断适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使整个瑞士经济充满活力,社会保持稳定。 2、瑞士企业的划分标准及其结构 瑞士对中小企业的划定,不是以其销售额划定,而是严格按照雇员数量划定。其划定标准如下: 小型企业:1-49人 中型企业:50-249人 大型企业:250人以上 (注:这一标准与欧共体对企业划分标准完全一致) 瑞士工商企业总数为29.8万户,其中工业和商业(含饮食服务、金融、信息、咨询等)比例如下: 工业企业7.45万户,占25%。 商业企业22.35万户,占75%。 大中小型企业雇员比例如下: 1-9人企业:26.82万户,占90%。 10-49人:3.01万户,占10.1%。 50-249人:0.54万户,占1.8%。 250人以上:90户,占0.3%。 瑞士中小企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5年至1984年十年间为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共19336户,在瑞士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远不及九十年代突出和重要。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5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共有中小企业64681户,较十年前净增3.34倍,它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大量税收,为瑞士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6年为巩固调整阶段。九十年代初,瑞士经济陷于萧条,经济负增长。1997年开始回升,当年经济增长1.8%,失业率5.2%。1996年当年净增8570户,共有中小企业73251户。企业发展进入一个正常发展期。 二、瑞士中小企业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小、散、专”。 小:即中小企业雇员少,便于管理,便于及时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劳动生产率很高。如世界驰名的梅花表厂,全公司仅60人,其中生产工人45人,管理人员15人,年生产梅花三大系列表20万只,全部销往国外,年销售额2亿瑞士法朗。 散:即中小企业涉及瑞士联邦25个州,涉足全瑞士各个角落、领域。尤其在商业、旅游产品、饭店服务及管理、信息、咨询服务等行业中,四分之三为中小企业,使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专:即专业性强。瑞士在企业发展中,大企业决不搞“大而全”,这为小企业的“专而精”提供了重要发展余地。在中小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为大中型企业专业化的生产进行加工、协作、配套、服务。这些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唇齿相依,既促进了大中型企业的不断扩张,又促使自身不断提高和发展。如索罗通州格林肯镇,人口不过数万,世界名表“劳力士”、“雷达”、“梅花”表厂就座落在该镇。近一个世纪以来,该镇形成瑞士乃至全欧驰名的“表谷”。众多的小企业分工协作加工机械手表的各式零部件,按照严格的合同关系供货给手表厂进行装配,经严格检验后出口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