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思想不断解放,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回顾总结20年来的伟大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出色地担负起解放思想的历史重任,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根本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毛泽东逝世后,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既对中国国情有清醒、全面、深刻和科学的认识,又准确把握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潮流,放眼世界看中国,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既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又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新的发展,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有卓越的治党治国才能,又有丰富的政治领导经验。在“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只有这样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才能够担负起在政治、思想、组织等各个领域进行拨乱反正的艰巨历史任务,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抓住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推动思想解放,为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这一点至关重要。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比较中,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八十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为了走出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在思想领域先后提出了所谓“公开性”、“新思维”等口号,企图起到革新观念,解放思想的作用。但是,他们没有上升到思想路线的高度来对待这个问题,没有为科学、全面、正确地评价过去本国党和本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改革提供正确的认识论武器。结果造成了全党全国思想宣传领域的混乱和失控,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乘虚而入,成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说,这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中央政治上不够坚定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这种对比中,我们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二、有科学的标准——实践标准。解放思想有没有标准?回答是肯定的。标准是什么?换句话说,怎样检验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靠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但是,在“文革”中被混淆颠倒了。不分时间、地点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照搬领袖语录或以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甚至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成了裁定活生生的社会实现的是非标准。“文革”结束后,又出现了“两个凡是”,给广大干部群众又戴上了新的精神枷锁,党和国家出现了前进中徘徊的局面。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通过讨论,为新时期解放思想确立了科学的标准,重新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强调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实践标准的确立成了伟大历史转折的思想先导。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而且,把解放思想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摆在全党面前,要求“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经过真理问题标准讨论和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启动了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史大幕,从此,实践标准更加深入人心。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发展了实践标准,把思想解放推向了新的层面。 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风雨历程一再证明,在推进思想解放之初重新确立实践标准,把握住解放思想的关键,是富有战略眼光的。有没有这个标准,能不能始终坚持这个标准,关系重大。20年来,正因为我们一直坚持这个标准,才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够在对待“两个凡是”,在市场经济姓“社”姓“资”,在股份制姓“公”姓“私”等重大问题上不断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形成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多次高潮,把马克思主义发展推向一个新阶级。20年来,我们不但以这个标准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发展理论,而且还以此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推动、升华和检验改革开放,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三、有明确的目的——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的口号,是直接针对“两个凡是”的,其政治意义和战斗性是非常鲜明的。“两个凡是”的实质是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继续坚持“文革”的错误理论和路线。“两个凡是”一提出,邓小平同志就首先旗帜鲜明地指出,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世世代代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虽然,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是针对“两个凡是”提出的,但是,它最终要导向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其根本目的却不仅限于批判“两个凡是”,而是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提供思想理论指导。对此,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重点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三中全会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方面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战略决策。这些决策主要有三项:一是在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果断地废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二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决定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办法进行认真的改革,并把改革上升到革命的高度,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三是坦率地承认我国的落后,决定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这些既是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成果,也是其目的。从此,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不断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