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为研究传播文化的专家,您看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电视界有哪些特点? 胡:九十年代,随着电视媒体自身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中外电视交流的频繁,大家越来越不再把电视仅仅看成是一种艺术,而更把它看成是一种传播媒介。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竞争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投资上百万,花费几年拍出一个大片,来证明您这个台的实力是八十年代的骄傲和标志的话,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就发现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就算你台里边养了几个有水平的编导,你依然可能会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你这个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水平,不仅仅取决于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编导,制作人的水平,还要看你的名牌栏目的运作水平。如果你有一档或者几档名牌栏目,那么,就可能带来巨大的广告收入。将这些收入投资到你想投资的作品上,你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所以如果说八十年代是制作人的时代,是单个的节目编导和制作人竞争的时代,那么九十年代则是制片人的时代,更需要一个制作群体,这个制作群体的统帅就是栏目的制片人。如果你这个台里有几个出色的制片人,包括电视剧的制片人,电视片的制片人和电视栏目的制片人,这些制片人不仅仅有艺术头脑,更有经济头脑,运作头脑,他们就能抓住可能时机,能够同时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产生这种效果,这个媒体才能立得住。由于九十年代媒体竞争主要体现在制片人的竞争,于是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视的制片人时代。 各家电视媒体都缺乏智慧头脑 记:九十年代之后,您认为什么样的人应当成为电视传播的主导力量? 胡:我个人认为,下面可能会进入电视策划人的时代。为什么呢?现在大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我们的节目千篇一律的情况非常多,频道资源浪费得很厉害。一档名牌栏目出来后,马上有一堆跟上“克隆”。这个情况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电视策划资源匮乏,没有新的创意,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呢?制片人解决不了,光会运作和有一定的艺术头脑还不行,还需要一个智慧的头脑,而智慧的头脑需要综合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运转情况及时地做出判断,提出可操作性方案。那么,这种人叫什么?就叫“策划人”。所以说,九十年代末期大家感觉到各个媒体,各个频道都缺乏策划人。我可以预测未来的时代是策划人的时代。每个媒体如能抓住几个智慧头脑,抓住几个具有综合能力的策划人,既熟悉社会运转情况,又熟悉电视业务,那么,它的媒体竞争力就可以大大地提高。 记:随着近几年电视业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样式也丰富起来,在您上述谈到的电视发展阶段中,又有哪些相应的主要电视节目样式为其各自的特征? 胡:具体说,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个段落之间,基本上是电视专题节目及综艺、电视剧节目的年代。由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有很多事情要表达,那么,这种表达就需要很多电视节目去反映它,而且基本上就是靠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体现。所以这种有确定的主题、完整的构思和针对性导向的专题片可以说是电视屏幕上的主体部分。 从1983年以来电视文艺出现了综艺晚会,比如春节晚会这种形式,于是,晚会也成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人们电视审美消费的主要热点、主要焦点,所以,倪萍就成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电视的一个缩影。九十年代中后期为什么倪萍不再火爆了呢?不再火爆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事,更是作为她代表的这种节目样式的衰落,人们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对她的需要,是大家对这种节目样式的需要,当时整个社会处于往上走的趋势,人们更需要一种赏心悦目的,既体现传统的一种文化品格,又体现当代人审美取向的这么一种东西。所以,晚会形式比较符合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人们的审美需要。客观上人们开始住单元房,不再住大杂院,人与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家看电视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其它诸如城市不准放鞭炮,没有庙会等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春节晚会或者综艺晚会,在某种意义上补充了人们这种仪式化的需要。因为人是有群体生存需求的,有大杂院、大家聊天啊,串门啊,就觉得很自然的,可能看晚会的时间就要少一些。一旦这种方式取消了,或者因为大家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了,独门独户的时候,这种心理需要怎么去满足?看晚会!晚会人多,各种各样的人一起闹。于是,综艺晚会专题片就成了八十年代最热手的,人们最欢迎的电视传播样式和电视艺术样式。 当然在八十年代,我们不可小瞧电视剧的发展。由于电影的生产力在下降,同时电视剧的低成本使大规模生产有了可能性,电视剧取代了电影的地位,尽管失之粗糙,但毕竟还是出了很多好的东西,慢慢地电视剧也找到了自己一些独立的特征。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大家发现电视突然风头一转,最大的改革力度出现在电视新闻上。为什么呢?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可以说是一个上升期,而九十年代是一个发展期,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社会的转型期。面对现实,计划体制要慢慢向市场体制转型,可以说这种转型到今天还在进行着。在这种格局下,人们更多拥有的是在适应计划到市场转折期的一种阵痛。这种阵痛的力度是很大的,好多人不习惯。比如下岗,一个人突然发现没着没落了,这是很痛苦的事,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娱乐不起来,高兴不起来,也欢快不起来。所以,如果说八十年代人们最需要的是,用现在的理论讲,叫做“解闷”;九十年代更多的则是“解气”和“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