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在积累了最初的单本剧创作经验之后,投拍了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敌营十八年》并不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但它取材于过去的故事和时空环境却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历史剧创作的契机。自此之后,历史剧作为我国屏坛上的崭新角色,开始了漫长而又充满希望的艺术征程。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历史剧的创作蔚为大观,佳作频出,如《努尔哈赤》、《末代皇帝》、《唐明皇》、《三国演义》、《武则天》、《东周列国·春秋篇》等,这些作品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示了某一段历史的真实形态,塑造了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把历史上惊心动魄的瞬间与厚重感传达给观众,表现了创作者在新的历史时代对历史的反思与解读、挖掘与阐释,为其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雍正王朝》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问世的,它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某种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整合以往历史剧创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成为当代历史剧领域中的扛鼎之作和集大成者,在历史剧创作流程中具有总结性的美学意义。 《雍正王朝》是一部根据南阳作家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改编的一部再现前清帝王政治生活的大型历史正剧片。全剧从多维的艺术视角(包括政治视角)切入,故事情节紧紧围绕着“当家难”这个思想主题展开,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雍正治国之难、利民之难,全剧贯穿着深刻的“国家主义”和民主思想。不仅生动地展现出雍正果敢刚毅、冷峻严猛的帝王气度,而且真实地表现了他内心的曲折苦楚和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孤独,把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塑造得丰满、立体而富有张力。整个剧情迭宕有致,悬念迭起,张扬着恢弘整肃、气韵浩瀚的美学气质。从《雍正王朝》可以看出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鲜明特色。 一、还原与重构的对立统一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诗学》中说过,历史学家“描述已发生的事”,而诗人则“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如何处理好历史剧中历史与艺术的关系,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所谓“历史剧”就是“历史”在“剧”中的一种存在,是历史与艺术,史与诗的一种和谐统一。历史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历史的还原与重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问题,这两者的契合点正在于对“真”的共同追求。还原与重构是历史剧创作的两种方法,所谓历史的还原,包含两个层面,浅层面上主要是指艺术作品中大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社会氛围和生活细节要和众所周知的事实相符,需要小心求证。以历史为集结点,力求深入到历史事件中,尽可能完整地再现历史的风貌,重新模拟出历史事件产生的环境,达到对历史情境与人物性格的真实展现。人类的历史,又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史,二者互为表里。应当说,故事只是历史的躯体,文化精神才是历史的灵魂。那么历史还原的深层面即历史还原的本质是对历史精神的还原,对历史文化的追记。因此,历史剧的创作,不仅仅是叙述显在的历史故事、历史情节,而且还在于对隐而不显的历史的灵魂的审视,对历史深处文化精神的追寻。 历史剧的艺术本性要求艺术家去表现历史的活力与激情,再不是再现历史的空洞与沉寂。这就需要对历史进行大胆的重构。历史的重构,即按照艺术家的需要,对历史事件加以变通,要么改变事件的时空顺序,要么重新设置因果关系,要么对人物的思想、语言和具体行为进行大胆假设。在这里,艺术家只注重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物的个性心理,而不注重具体情境和细节是否完全符合历史,同时将历史看作人性演变与生命律动的过程,将文化精神看作具有传承性的有机体,以人写史,以心映史,以情熔史,“在历史当中探索它自身的逻辑,寻求它自身的理念”(注:《与胡玫谈〈雍正王朝〉》,《文汇电影时报》第695期,1999年2月26日出版。)。 其实,还原与重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都致力于对真实性的追求,前者致力于史的真实,后者致力于人的真实。在历史剧创作中,只有把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融汇,着眼于表现历史中生命与个性的魅力。才能避免陷入史料的泥潭或者是“游戏历史”、“解构历史”的非历史主义倾向。 《雍正王朝》很好地体现出还原与重构的对立统一。先说人物:《雍正王朝》中的主要人物,如康熙、雍正、允祥、允禩、允禟、允
、允禔、张廷玉、马齐、隆科多、年羹尧、田文镜、李卫、弘时、弘历等,都是历史上实有其人其事,有史可查。他们的历史作为,也是载入历史的。再说主要事件,太子胤礽两次被废,胤禛(雍正)奉旨赈灾,清查户部欠款,继位后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的新政,山西亏空案,科场舞弊案,西北用兵,圈禁隆科多,赐死年羹尧,传位乾隆等,这些作品中所展示的惊心动魂、一波三折的传奇故事,决不是编导者的随意杜撰,而是依据正史创作的一部形象化的断史,每个事件及主要情节,在历史上都是有据可查的。此外,历史的还原还表现在编导者在场面、道具、布景、音乐等方面追求的逼真效果。剧中所展示的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使全剧具有浓郁的清代文化特色。正如导演胡玫所说:“真实地表现历史的意境,是我们的追求。”(注:《与胡玫谈〈雍正王朝〉》,《文汇电影时报》第695期,1999年2月26日出版。) 另一方面,编导又对全剧进行了大胆的重构。在正确把握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创造出合乎历史真实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作为全剧轴心人物的雍正,是编导构思的焦点,也是他们创作的难点。由于历史学家对雍正的偏见,流传至今的清宫史料,留给人的印象大多是一个大兴文字狱的暴君形象。但是实际上他执政11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开启了“康乾盛世”,却又落个千古骂名。可以说,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具有蕴涵的一代帝王,他的身上凝聚着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悬念。编导们要还他以真实的面目,就不能不大胆地推翻前人某些历史偏见,突破某些历史陈说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样,仅仅靠历史史料的堆砌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在《雍正王朝》中,有许多重构的成功之处,如从史料来看,八爷允禩是在1726年雍正登基后不久就死了,但在电视剧中他的死期却与雍正1735年的驾崩相接近,这明显偏离史实的作法是出于艺术的需要,两个同等心智、“既生瑜何生亮”式的人物相互争斗的过程是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人物同构手法,这也很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魔”的关系,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拍好“道”,就必须如此塑造“魔”的形象。为了衬托“雍正”的形象,而将原来的历史中的雍正二年就去世的八爷,作为贯穿始终的对手戏来写。我们现在看到的八爷,不论是琴棋书画的才艺,还是斡旋政坛的身手,都毫不逊色于雍正,甚至在性格上比雍正还要“宽厚、仁慈”。但他们在根本利益方面是相悖的,正如康熙在戏中临终前说的那段话:“允禩处处学朕,却学不像,朕是仁厚治人,他是仁厚收买人……”雍正与允禩之间迷漫着东方政治学阴柔太极的神秘色彩。剧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年羹尧之妹年秋月,是一个虚构人物。因为他有个阴谋家哥哥,她便成了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由于生长在那个时代和那个家庭,她虽然爱上了雍正的军师邬思道,却只能拼命压抑自己强烈的情感,最后成为皇帝的妃子,成为哥哥向上爬的铺路石。她的荣辱生死与年羹尧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英国作家苏伦斯声称:“如果精神和肉体不能谐和,如果他们没有自然的平衡和自然的相互尊敬,生命是难堪的。”年秋月的“生命是难堪的”,是编导为我们演绎的一场古代女性的命运悲剧,传达出无尽的美学意蕴。“《雍正王朝》这部戏有很多与史实有出入,也没有拘泥于原小说……在故事情节与史料相矛盾时,剧情发展占上风,观众与专家相冲突时,观众优先,专家让路……一切都是为了艺术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