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作品取得成功之后,紧接着便推出续集,这在电视剧创作中已司空见惯;然而,同样司空见惯的是续集的失败:不论是《济公》,还是《上海一家人》,抑或《康熙微服私访》;也不论是《戏说乾隆》,还是《新白娘子传奇》,以及最近的《还珠格格》(据有关报道,其续集刚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便令观众大为失望)——纵观大陆、港台电视剧创作,所有成功作品的续集大多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热衷于续集创作却几乎无一例外地由成功走向了失败?即使如《编辑部的故事》,仅以“贺岁片”的形式拍了短短几集“续集”,也招致观众极大不满。 当然,首先应该肯定,续集创作有其必然、合理的发生契机,也符合电视剧的创作规律。因为“正集”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广大观众的收看欲望,观众急于了解他们在“正集”中已经熟悉的故事的继续发展、人物的未来命运,这无疑为续集的创作提供了现成的收视群体,比起新剧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播放才能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固定收视群来其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也正是因为“正集”的成功,观众对续集的审美期待或标准也相应提高了。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将续集与其“正集”比较,不仅要求续集的艺术性和可看性不能比“正集”低,而且,由于审美期待或标准的提高,即使续集的质量与“正集”不相上下,观众也会觉得续集不如“正集”。另一方面,根据审美心理的基本规律,观众在续集里既要求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按照他们所习惯的方式对其命运作进一步的演绎,同时又要求这种演绎有所超越和突破,不能完全遵循原有的模式,即使这模式本为他们所喜爱。这样,就势必为续集的创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创作者不仅必须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必须认真研究、小心探求观众的审美趋向,而决不能因为“正集”的巨大成功而对观众的兴趣点或审美取舍掉以轻心!事实上,续集创作并不如表面看来那样容易满足观众——观众对续集表现出了期待满足的强烈愿望——恰恰相反,“正集”在创造一个固定的观众群的同时,也创造了这个观众群的不易满足的审美需求。虽然续集不费任何力气便从“正集”那里继承了一个巨大的收视群体,但它失去这个收视群体也同样非常容易,只在转瞬之间,如果创作者不能充分认识、正确对待并有效地克服他们所面临的困难的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所有电视剧续集的创作者几乎都没有在事前好好考虑过“正集”给他们带来的不易突破的难度,他们只看到“正集”所开辟的“康庄大道”,以为只要沿着这条“康庄大道”就能奔向“美好前景”,殊不知“康庄大道”只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由于过分依赖“正集”的轰动效应,续集的创作者们往往争时间、抢速度,为了“趁热打铁”,难免粗制滥造。更糟糕的是,续集的创作者——从编剧到导演、演员——一般都是“正集”的原班人马,他们在创作“正集”时已将对有关题材所掌握的资料及其生活体验运用殆尽,而且有些题材本身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范畴,如文学名著和神话、传说等,这样,续集就只能胡编乱造了。于是,“粗制滥造”加“胡编乱造”基本上可以概括目前电视剧续集创作的主要特征——本文开头所列举的那些作品的续集无不具备如上特征。这样的“续集”如果不失败倒是令人奇怪了。 显然,电视剧并不是不能创作续集,更何况广大观众也有此强烈的审美需求;但电视剧续集创作务必慎重。首先,必须慎重考虑续集对“正集”的承袭与突破,既要借助于“正集”的巨大影响,又要寻找新的艺术契机,在“正集”的基础上创造超越“正集”的艺术效果,使之成为“正集”艺术和思想的延续与发展——而不仅仅是其故事的继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续集”。正因为如此,所以其次,必须慎重对待并正确利用“正集”的轰动效应。一般来说,轰动效应能够说明一部电视剧所取得的成就,但“轰动”往往是短暂的,而“效应”则可以长期存在。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必急于呼应“正集”的“轰动”,为马上满足人们对“正集”故事发展和人物未来命运的“刨根问底”而匆匆编造续集;尽可以远离浮躁,静下心来从容地从事真正的续集创作,因为只要是真正成功的“正集”,其“效应”不仅不会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相反,时间有时还可以酿造“陈年佳酿”,使续集通过唤起人们遥远的记忆甚或怀旧情绪而获得更大的成功。第三,还必须慎重分析“正集”的题材,看其是否适合作“续”。如上所述,有些题材如文学名著、神话、传说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范畴,这些题材是一次性的,而且是有限度的,如果“正集”已将其用到了最大限度,就不能再有续集。所以《新白娘子传奇》和《济公》的续集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尽管观众在欣赏“正集”时由于被其原有故事(这些故事是经过千锤百炼长期流传下来的)的巨大魅力所打动,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对其续集的审美需求,然而一旦发现续集与“正集”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这一距离是不论创作者如何努力也无法消除的),他们同样会毫不客气地拒绝观看,甚至还会感到愤怒。 所以,虽然电视剧需要创作续集,续集也可以创作,但必须慎重;否则与其难逃一“败”,还不如干脆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