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诞生的上百年历史中,产生过许多的名角与名片。名角与名片的产生是电影界长期努力的结果,这一努力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电影名角与名片,对于观众审美心理的建构,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一、名角、名片与观众 1.名角的影响 “名角”一词来自于戏曲界,原意指红曲演员中著名的角色。在电影界,所谓“名角”,指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著名的电影明星。 “电影明星”这一称呼,原是由法国魔幻电影大师梅里爱和路罗斯在成立电影制片公司时率先采用的。他们于1896年秋,对能取得电影票房价值的电影演员,在世界上首先冠以“电影明星”的称呼。梅里爱和路罗斯当时就认识到:没有明星,影片就缺乏号召力,影坛就显不出生气;没有明星,观众就无法凝聚,市场就难以启动。但当时,电影演员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光彩的职业,因而演员们拍完电影后,都不愿意在片首或片尾打上自己的真名实性;同时,制片人也害怕演员在出名之后,向他们索取高额报酬,因此也乐得让演员们隐名埋姓。当时,观众都只好用电影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来称呼演员,如第一位牛仔明星G·M·安德森,就被观众称为“勃朗柯·比尔”,这是他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名字。 美国独立影片公司的总经理卡尔·拉姆尔首先发现并培养了一个电影明显。1910年春,他把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的女演员佛洛伦斯·劳伦斯挖来,先在报上发表她遇车祸身亡的假消息,引起观众的关注与悲哀,接着又发表辟谣声明,并说她不久将到独立影片公司拍片。为了造成轰动效应,独立影片公司安排劳伦斯与影迷见面。见面场面盛况空前,从而扩大了她的知名度。就这样,世界上第一个电影明星被“制造”出来了。其他影片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为本公司著名演员进行包装,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明星群体,如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的英格丽·褒曼,米高梅影片公司的费雯·丽、葛丽泰·嘉宝,联美影片公司的劳伦斯·奥立佛、卓别林,等等。 造就一个电影明星,一半靠明星的艺术功力,一半靠报刊的宣传报道。奥黛丽·赫本从未正式学过演艺术,因此她初入影坛时表现平平,尽管有漂亮的脸蛋和婀娜的身材,也只能演些小角色。著名导演威廉·惠勒筹拍《罗马假日》时,尽力发挥赫本流畅自然的演技和清纯秀雅的气质,并启动舆论工具,适时加以宣传,结果,此片一放映,报刊争相报道,专家赞不绝口,使欧美影坛为之轰动。好莱坞著名制片家萨姆·高尔温甚至宣称:“这是自从嘉宝和凯瑟琳·赫本成名以来最令人激动的事”。 在影坛上,也有些演员功力欠缺,素质较差,仅靠报刊的宣传,轰动一时,最终却象流星,稍纵即逝。这种演员可能会被称为“明星”,但不能称其为“名角”。 名角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当今香港,卖座影片多是名角的天下。香港当今“票房明星”周星驰,出演的《赌圣》《赌史》《望夫成龙》等影片,可说是部部卖座,其中《赌圣》就赚了四千多万的票房收入。曾获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双奖大片《阿飞正传》,就是由名角张国荣饰旭仔,刘德华饰潮,张曼玉饰珍,刘嘉玲饰露露,张学友饰歪仔……就这一大串名单,吸引着观众。导演、编剧王家卫在拍片时有故事大纲,他根据各位名角不同的性格特点去发展故事,安排细节,采用边拍边写边改的方法,使名角的演技得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2.名片的影响 所谓名片,指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影片。在百年电影史上,由于许多富有才华的编导的努力,创作出许多著名的影片。为纪念影城好莱坞建立100周年,美国最近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佳影片的评选活动,有上百名影评家和电影教授参加。评选结果,列居有史以来十倍最佳影片之首的是《公民凯恩》,其余九部依次是《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这是美好的生活》《码头风云》《搜索者》《教父》《国家的诞生》《绿野仙踪》《城市之光》。这些影片和其他优秀影片一起,对电影观众有着巨大的影响。 名片的产生离不开著名的导演。许多著名的导演都是博学多才的艺术家。以美国导演费朗西斯·福特·科坡位来说,七十年代是他名利双收的年代。他继《费尼昂的彩虹》之后编导的《雨人》,在1970年西班牙圣萨巴斯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同年,他与爱德·H·诺斯合作为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编写的《巴顿将军》,不仅得到影评家的好评,而且同诺斯共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正当科坡拉负债累累进退维谷的时候,他应聘为派拉蒙影片公司导演根据马利奥·普索同名畅销书改编的美国黑手党的影片《教父》。由他精心制作的这部影片,不仅成了1972年以前的美国电影史上收入最多的影片,而且被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评为1972年最佳影片。《教父》的巨大成功使科波拉顿时身价百倍。紧接着,他开始拍摄他自己写的《谈话》,在美国上映时得到许多影评家高度赞扬,1974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由他监制、编导的《教父》续集又一度被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评为1974年最佳影片,他也首次被评为最佳导演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教父》续集卖座不及《教父》,但艺术质量比《教父》高,花的时间和金钱也多好几倍。科坡拉在七十年代最后一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他用了四年3700万美元高成本拍成的以越南战争为题材,被影评家誉为“战争史诗”、“登峰造极的战争片”的《现代启示录》,在世界影坛享有崇高的声誉。每次国内国际电影节的评奖,都会产生一批名片,而众多报刊的宣传,是名片引起轰动的重要因素。影片除了本身的艺术质量之外,制作者还要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观众在观影之前,离不开报刊对影片的介绍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