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年间,我国电影创作在指导方针上不但强调了弘扬主旋律,而且强调了坚持多样化;不但重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而且在考虑观众接受效果的基础上特别提出了观赏性。这些都为百花齐放局面的出现和持续创造了良好的前提。而在这百花之中,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喜剧片占有重要的位置。 生性乐观的中国人是特别喜欢喜剧片的。新中国诞生前夕,一批生活在旧中国的进步电影工作者,用一部喜剧片《乌鸦与麻雀》宣告了旧时代的覆灭。建国后17年中,电影艺术家们创造出一批质量上乘、雅俗共赏的喜剧片。有的艺术家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十年浩劫中,国产故事片的生产屈指可数,没有拍摄过一部喜剧片。 浩劫刚过,四人帮造成的创作还未平复,喜剧片就像大火中飞出的凤凰,奇迹般地成为文革后复苏最早的片种之一。还在1979年,北影就拍出了谢添导演的《甜蜜的事业》、王好为导演的《瞧这一家子》,上影就拍出了桑弧导演的《她俩和他俩》,杨延晋、邓一民导演的《苦恼人的笑》,长影就拍出了王家乙、罗泰导演的《小字辈》等喜剧片。它们或笑着跟过去告别,把目光投向当前的火热生活;或用笑作武器,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四人帮的黑暗统治。而且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也显示了中国人民那种极强的在精神上自我康复、更新的能力。 此后,喜剧片的年产数量大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1979 年和1980年各6部。1981年上升到15部。1982—1984年各16部。1985 年以后每年保持在20部左右。1987年高达37部,占该年国产片总量141 部的四分之一强。总之,在最近20年里,我国共生产了近400部喜剧片, 大大超过了文革前17年喜剧片的总量,是拍摄喜剧片最多的时期。 在质量上,也不乏思想深邃、艺术上乘的作品。在最优秀的和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国产片里,有不少就是喜剧片。如1981年赵焕章导演的《喜盈门》轰动了城乡,1985年颜学恕导演的《野山》囊括6 项金鸡奖,1991年黄健中导演的《过年》夺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和最佳女演员奖,1992年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夺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狮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等等。它们证明了喜剧片的艺术档次丝毫也不逊于其他片种。 与文革前17年喜剧片先是讽刺继则歌颂然后抒情的流向明显的状态相反,最近20年喜剧片创作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同时并存的局面。在功用上既有讽刺,也有抒情,也有歌颂。在程度上有喜剧效果强烈的滑稽喜剧乃至闹剧,有需要人会心领悟的幽默喜剧,有寓悲于喜的含泪喜剧,等等。喜剧片的视野更为宽泛,反映生活的能力更为加强。毋庸讳言,在对某一部具体影片作是否喜剧片的界定时,往往存在着相对狭义和比较广义的两种标准,因而出现意见歧异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本文采取的是比较广义的标准,力争对国产影片中的喜剧现象都有所梳理、涉猎。凡是总体构思中有基本的喜剧内核,艺术处理上有明显的喜剧手法,观众观赏时有良好的喜剧效果的影片,本文都把它们作为喜剧片来观照。同时,也并不妨碍和反对其他人从其它角度进行观照。 对这些影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各种分类,笔者依据它们的内容和主旨分为四类。这种分类并不严格,有些影片是跨类或兼类的。 家庭伦理类。以表现家庭的婚姻状况或青年的恋爱生活为内容,阐发婚姻、家庭伦理道德为宗旨的影片。前面提到的《甜蜜的事业》、《瞧这一家子》、《她俩和他俩》、《喜盈门》以及1997年青年导演张扬的处女作《爱情麻辣烫》都属于这类。 社会变迁类。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以表现时代深刻变化为目的的影片。如1981年徐苏灵导演的《月亮湾的笑声》通过农民冒富的个人经历,反映了党的农村政策从极左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到鼓励农民劳动致富的重大变化。1983年王好为导演的《夕照街》通过一条街道的变迁以及邻居之间的众生相,传达出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它在市井居民的精神上引起的复杂情感。1984年张良导演的《雅马哈鱼档》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南国都市,第一次表现了城市个体青年的生活。1996年孙沙导演的《喜莲》通过一个农村妇女带领全村致富的事迹,反映了科技引起的农村变化和随着妇女经济意识的增强而导致的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文化思辨类。通过不同文化、不同生活状况、不同人生目的的撞击思考文化思考人生的影片。如《野山》中促使禾禾与桂兰、灰灰与秋绒进行新的家庭组合的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念。1987年王正方导演的《北京故事》通过一位美国华侨回北京探亲的经历凸现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差异。《过年》通过一个大家庭里各色人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生态度反映出生活的多种色彩。1996年张艺谋导演的《有话好好说》里张秋生与赵小帅的冲突恰恰就是他俩不同的人生哲学和思维逻辑的冲突。1997年王冀邢导演的《超导》表现了超导研究中老年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性格的碰撞,以及科学家与商人价值观的差异。1997年丁荫楠导演的《黄连·厚朴》通过一位老中医给大款诊病的故事,反映了新旧两种文化、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类喜剧往往引起会心的笑。 政治讽刺类。以讽刺作武器,往往借鉴荒诞、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对政治反动或社会落后势力进行毁灭性的批判。《苦恼人的笑》可以说是这类影片的滥觞。如《黑炮事件》通过知识分子赵书信被无端怀疑因而导致国家财产巨大损失的事例,辛辣地嘲讽了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极左路线余毒。1985年从连文导演的《小巷名流》通过司马寿仙在文革中的经历,展示了文革中种种荒诞不经的现象,揭示了极左路线祸害人民的本质。1987年谢洪导演的《京都球侠》通过一群中国球侠赢了洋人球队反被清廷杀害的故事,探讨了中国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屡屡失败的深刻原因。1994年黄建新导演的《背靠背,脸对脸》通过县文化馆代馆长王双立想当馆长终于不得的经历,鞭挞了我们民族中那种热衷于无原则内耗的劣根性。这类喜剧往往带有很强的悲剧性,是用喜剧手法写悲剧,是含泪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