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论〕这不是一个好写的题目,倒不是因为某种禁忌,而是感到面对“第六代”,原先惯用的研究模式已不适用了。对研究者来说,“第六代”是诱惑也是陷阱,其中的差异和变数很可能使概括它的任何企图归于失败。这样,本文成了两大块,前半部用习惯的方法去作多少有点勉强的概述,后半部则提出种种质疑,这样来构成一种自我质疑的文章格局。 一 说起“第六代”,有两个问题很可能会引起争论,一是命名是否“准确”(是叫“第六代”,还是叫别的什么);二是对他们在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作评价。这两个问题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基本只对评论家这才有意义,后者则是观察研究当代中国电影乃至展望下个世纪中国电影必须面临的课题。 人们曾担心在80年代第五代的“探索电影”之后90年代是一个创新沉默的年代,比较乐观的说法如笔者在90年代初的文章中也仅是认为90年代会有某种“后卫电影”的现象,即明显的创新运动不再出现,但仍有一些青年电影人悄悄地、不事声张地进行着个别的零散的艺术创新行动。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多少共鸣,可能是“后卫”的譬喻不够准确,更可能是觉得这种评价缺乏根据。如今到90年代的末尾,回望过去10来年的中国电影,寻找是否有创新的亮点时,笔者只能说当时的估计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不由得要发出感概,这一切怎是一个“后卫”的“后”字说得了的。 这感概由“第六代”而来。让我们看看他们给90年代的中国电影带来了些什么。 在创作题材上,出现了一批以城市(不一定是“都市”,在90年代后期有一些拍得很不错的背景在北方小城市的影片)“边缘人”为主角的作品,一下子扩展了中国电影对现实反映的广度。其重要性还不在这些“边缘人”形象本身,更在于对他们的反映重新唤起了对电影真实地描绘现实的注意。 “第六代”中很大一部分人自己就处在社会的边缘,在他们的作品中投射了他们自身的生命体验。从这些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同客体那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同时期某种脱离生活热衷于旧时代或传奇寓言故事的倾向相比是不能不给予肯定的。 “第六代”也在电影形态上为中国电影作了新的尝试。与传统的叙事电影或“第五代”的寓言电影不同,这是一种很难命名的电影形态,它可能有一条甚至数条暗淡的情节线,或者也有高潮的推进(相当一部分影片在结尾处都发生了凶杀用以最后解决矛盾),但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十分的原生态,角色在无聊中打发日子,在苦闷中寻求解脱,在迷惘中游荡徘徊,向观众传达出莫名的无法言说的情绪和感受。也有少数“第六代”导演拍了商业片,即使这样,这里商业片也仍呈现出与他们的前辈们显著的不同,如赋予主人公动机更多的心理的下意识的因素,在动作场面之间穿插很多的情绪化场面或生活琐事场面等等。说“第六代”创造了“状态电影”可能太绝对了,但他们的作品确实在追求对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这在此前的中国电影中是少见的。 “第六代”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方式和叙事风格,传统的情节叙述法被搁置,由人为的情绪感觉的变化构成一种新情节性的叙事结构,生活的片断事件的碎石掺和其中。与此相应的在镜语的运用上,与“第五代”的静态相对立采用短镜头切换、频闪、晃动及MTV 等手法,这些镜头形态无疑是人物焦灼躁动心态的外化,也给中国电影银幕带来某种可以称为“后现代”的感觉。一些“第六代”的代表作还在人物和剧情中把摇滚乐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成为人物的生活方式,重复的、过度的出现摇滚乐失之肤浅,用摇滚乐来体现青春反叛的意念也不是一种新的手法,“第六代”热衷于它,实际是向世人的昭示也为自己的影片提供了某种不会认错的识别标志。 和“第五代”一样,“第六代”的导演仍然给予影像造型很大的注意。他们或在黑白片中创造出出色的影调,或是营造出特定的气氛,在声画对位、画面色彩的层次和对比上都有精心的构筑,其中气氛的渲染尤为成功。这些都表现了他们在创造自己的风格是有着艺术上的精心准备的。 人们注意到“第六代”导演对纪实风格有着强烈的兴趣(自然这里也有经济上的原因),他们把80年代中国电影对纪实美学的实践继续下去,这在90年代初他们较早的作品和90年代末的一些作品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非职业演员的采用(有的影片甚至是百分之百地用非职业演员)、拍摄方式的简约,对生活质感的强烈关注,从对纪实美学实践的彻底化来讲已超过了80年代的纪实风格作品。也有一些“第六代”导演在影片中运用了表现主义、主观视点等手法,虽然从数量上来讲很少,但却多少弥补了80年代创新留下的缺憾,有点填补空白的意思。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创新总不可避免地要从外国电影那里得到借鉴,但由于有三十来年的与世界的阻隔,第四、五代导演他们的借鉴便有了时间差,他们看到的和运用到自己创作中去的基本是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曾经时兴过的风格技巧,这是没有办法的,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创新速度的加快才可能缩短这种时间差。在“第六代”导演的创作中,人们发现这种差距有了大幅度的缩短。由于交流途径的扩大,也由于“第六代”导演对域外电影的现状十分自觉的关注,他们对当下世界电影的动态有相当的了解,尤其是对欧洲的艺术电影和美国的独立制片作品有着浓烈的兴趣,借鉴了其中的手法技巧,个别的还作了结构上的模仿。这些借鉴的成功程度不一,但不管如何,“第六代”的不少作品确实在电影语言上做到了与世界电影间的沟通,很可能这也是他们的作品能在国外的一些电影节上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而不仅是影片的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因素)。同世界电影保持长久的交流,学习借鉴有用的东西,这是发展本国电影不可或缺的,“第六代”把这种交流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80年代以来的向电影史上的经典的学习开始转变为大体同步的借鉴,人们除了向过去的国外电影作家汲取外,也把眼光注视到同时代的外国同行的作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