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当我们迎接世界电影的第一个世纪诞辰,检视第七艺术百年来经历的辉煌与沉寂、成就与波折的坎坷历程时,我们也曾对中国电影90年的经历作过简约的回顾与展望。当时,我曾在一篇小文中作过这样满怀激情的畅想:“在两个世纪之交的超信息时代,全球性的经济、文化交流融会已势所难免,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华人电影逐渐成熟走向世界,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交会、八方风雨会中州的酣畅淋漓之举。”当时作这样的畅想并非故作豪言惊世,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国电影前景(当然其中包括了在世界各地从事电影事业的华人)的确殊可乐观。颇具权威感的美国《时代周刊》,当年在全世界生产的数以千计的影片中遴选十佳时,华人操持的作品竟占3部!姜文初执导筒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赫然列名全球十大佳片之首,被美国记者理查德·科里斯誉为“宛如在天坛演奏的摇滚乐”;李安蜚声五大洲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理智与感情》排名第4;成龙集制、编、导、演于一身、令人眼花缭乱的《醉拳Ⅱ》列名第7。这对于华人电影无疑是一种创纪录的成就。我们当然更看到,此前数年,从奥斯卡到戛纳,从柏林到威尼斯,几乎所有世界A级电影节上都少不了华人的身影。尽管当时中国电影已经面临着市场的严峻考验,观众逐年递减,但毕竟还没有尽显颓势,我们尚可用世界性的整体电影滑坡来聊以解嘲和自慰。时光荏苒,匆匆又是三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华诞一天天临近,20世纪已只剩下区区两年时间,回首三年中国电影的历程我不禁为当初的豪言和短视赧颜,为中国电影的现状和未来忧心忡忡。 一 1997年,全年发行影片121部,较1996年的168部减少47部,接近30%。从总量上看也还差强人意,平均每月有10部左右新片上市,即每隔3天有一部新片。1996年,美国发行的新片也仅146部,然而从票房收益上看就不可同日而语了。96年美国发行的146部影片中国内票房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有14部。国内票房平平,但加上海外市场与录相带市场总收入超过1亿的有9部,两者合计共23部,约占总量的16%,总收入25亿美元左右。1997年,美国票房前10名的10部影片总收入超过16亿美元。全年电影票房收入60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3亿美元。其中票房冠军,哥伦比亚公司的《黑衣人》票房达2.455亿美元。据《文汇电影时报》的统计,1997年上海全年的票房收入至多为1亿9千万元人民币,估计比96年下滑5千多万元,占1/4强。其中,首轮影院票房下滑比例平均为14%,二、三轮影院下滑比例则为20%至22%。97年全年沪上国产片的总票房数虽基本与96年持平,但其间票房不到10万元的影片竟占1/3强,票房仅为3-5万元人民币的影片亦为数不少。96年上海市永乐院线票房最差的10部国产片总收入仅为29万人民币,其中《刘海粟》票房收入仅为1万元!97年上影厂共投资3000多万元拍摄影片10部,收不回成本已成定局。西影厂投资1000余万元拍摄《大厂》、《一棵树》、《白马飞飞》等4部影片,97年投放市场3部,市场回报总共才30多万元。长影厂97年总共投拍影片6部,是历史上投拍影片最少的一年,虽然其中有的影片尚未发生,但收回制作成本的希望十分渺茫。虽98年年初,电影改革的步幅有放大趋向,出台了“放开拍摄指标”的政策,但面对无把握的市场现状,生产一部,亏本一部,多拍多亏,少拍少亏,生产秩序如何运作维持?北影厂厂长韩三平一语中的地道出天机:“市场是我们的弱项!” 从世界电影百年沧桑历史来看,从电影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几乎每一寸蹒跚前进的步履都是在市场这只无形大手的扶持下完成的。美国的大制片厂在投资某项产品之前,总要考虑美国电影市场和世界电影市场的消费兴趣变化、公众情绪的波动、风俗时尚的变迁,在近期和未来的市场条件下,客观地研究该产品最大限度的商业价值。一旦投资成立,未来影片的发行及给市场加温的工作便马上开始,这其中包括对该影片潜在的观众的模底,研究潜在观念对该影片感兴趣的可能性,同时展开广告宣传。大制片厂对影片创作的控制早在对剧本主题的取舍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挑选剧本的依据是对观众的预先“估量”;在挑选过程中突出并巩固了未来影片的某些消费特点,在此期间,任何属于个人的主观因素,那怕是出资的电影巨头的个人兴趣都被排除在外,唯一值得尊重的是市场及其变幻莫测的脾气和精神需求,这些脾气与需求会得到更加细致周到的区别对待,并且及时地在银幕形象的塑造中得到反映。美国电影业正因为得益于这种机制,学会了更确切地对数以百万计的众多民族的电影观众的不同要求作出反应,我们囿于成见,对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仅持意识形态一端往往视为不屑,诚然,以类型片为大宗的美国电影,每年至少也有70-80%以上的产品谈不到艺术上的档次;较之欧洲某些电影事业成熟的大国的电影产品,好莱坞也许显得文化上的底气不足,但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在电影这个独特的艺术工业行当里,美国人取得了独步天下的成功。从政治学的角度谈美国文化正对整个国际大家庭进行无孔不入地渗透,且情势愈演愈烈。日本著名影评家佐滕忠男的一句名言说:“全世界的电影观众共同分享了美国的暴力行为和变态家庭的经验。”从经济和商业的角度说,电影工业继钢铁、汽车之后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1994年,美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达到27.7亿美元,是1986年的2倍,首次超过国内票房收入。以电影大国云集的欧洲为例,1996年欧盟15个成员国中,美国电影的观众占据市场份额为78%,而10年前的1986年的比例仅为56%。1985-1993年,8年时间内,欧洲人观看美片的人从39,700万人次增加到51,300万人次,同期观看各国国产片的人却从17,700万人次下降至8,900万人次!不假矫饰地宣扬美国精神和美国拯救世界的《独立日》,不仅高居96年美国国内票房之首,而且也统领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西班牙、巴西等国的票房冠军(其中在捷克、南非为票房亚军),国内、国际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