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职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为企业服务的技工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问题。在我国,技工教育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曾经有过辉煌的一幕。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面对强手如林的就业培训市场,技工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和调整力度,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市场经济,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当前,技工教育面临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生源不足,招生困难 据统计,1998年青海省技工学校秋季招生中,全省28所技工学校,有16所没有招上生。而有生源的12所技校中,有9 所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全省技校招生总数比1997年下降50%。 如青海省重工业技工学校, 1997年招生312人,而1998年招生人数锐减到94人。 由于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给技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毕业生就业难 随着近几年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接受毕业生的能力下降,青海省重工业技工学校1997年毕业生607名,有58人自主择业;1998 年毕业生391名,有31人自主择业。毕业生分配后上岗情况不如人意, 有很大一部分分配到企业后待岗或下岗。如我校分配到青海轧钢厂、青海第一化肥厂的1998年毕业生全部待岗。由于这种状况的影响,从1997年开始,在校生退学人数逐年上升。 三、技工教育的特色发挥不够,教学形式趋同于普通教育 技工教育的特色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但目前技工教学的模式仍属学校模式(计划体制式)。受中等教育的影响,偏重于理论教学并难度较深。虽说近几年技工教育加大了对生产实习的投入,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比例有较大调整(现为1∶1),但仍和企业的实际、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较大的差距。反映出的问题是:一方面理论教学吃力,学生厌学;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到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达不到要求。 当前技工教育遇到的这些问题和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工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技工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办学形式,它直接为社会提供熟练的劳动技术工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只是暂时的,通过自身的调整,企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型的操作工人;技工教育的优势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任何短期行为所能达到的,也是其他形式的培训无法替代的。因此,技工学校应坚定办学的信念,加快改革和调整,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办好。 一、面向市场,拓宽生源,疏通毕业生分配渠道 面对生源的萎缩,技工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联系,主动出击,了解市场的动态和人才需要。树立“服务观”,变过去的被动服务办学为主动服务办学。要不辞辛苦地深入企业,使招生计划落到实处。依据政策,根据企业的需求争取委培生和“农转非”的学生;对困难企业的学生可采取优惠政策(如降低学费),以扩大生源。并通过学校、企业和人才交流中心协作疏通毕业生分配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同时,技校要加强自身宣传,增强知名度,让社会、企业和青年学生了解学校。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使学校真正走向市场。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办学的模式 行业办学有行业办学的不足,但同样也有专业上的优势。各技校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办出特色。如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青海省交通技校),立足交通,面向社会,扩大办学思路,突破单一学历教育模式,办出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功能、全方位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的特色,使学校向科研、生产、咨询服务一体化发展,成为全省挂牌最多(12个),规模最大(在校生2400余人),联合办学路子最多,毕业生与各类培训人员最多(2万人)的成人中专骨干学校之一, 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子。青海省重工业技工学校(青海省重工业职工中专)的专业优势是煤矿和化工。我们利用煤矿师资的优势与西安矿业学院合作建立“西安矿业学院青海函授站”,开设矿山机电大专班,为全省煤矿系统职工的深造提供了方便。根据全省煤矿系统安全检测的要求,在我校成立了“青海省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选派教师深入海北、祁连、大柴旦等地开办了十几期煤矿安全培训班,深受企业的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利用化工师资为青海钾肥厂开办化工工艺委培班,为省第二化肥厂输出师资培训在岗职工,在青海省锡铁山矿务局开办选矿专业函授中专班,根据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需要,为当地驻军开办电焊班等。通过多方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使学校向多层次发展。 三、积极发展高级技工教育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经济增长的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在全国企业中,高层次的实用人才,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全国7000万技术工人,达到高级工的仅占3%,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产品质量差, 经济效益低。因此,发展高级技工教育,培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适合企业岗位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