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中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陆续建起了一批职业教育服务机构。他们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承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任务,从而确保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些服务机构主要是1984年恢复工作的北京中专教育研究会及13个学科分会,这是一个跨行业的民间教研机构,他们与原高教局中专处密切配合,服务于中专校。还有从1983年起建立起来的隶属于市教研部的职教教研室,1991年后正式组建成为市职教中心。与此同时,各区(县)也纷纷建起了一批为本区(县)职业高中服务的职教中心。它们有的挂靠在区(县)职教中心校,有的附设在区(县)普教的教研中心,还有的为独立设置或与区(县)职教科联合办公。市职教中心在市教委成立后由直属原市教育局改为北京教科院的一个科研所,又称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上述两类职业教育服务机构承担对中专及职高两类职业学校的科研、教研、干训、师训、信息咨询、教材编写组织等业务服务,受到了这两类学校的欢迎,也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了许多不可替代的工作。但作为初创期的职教服务机构,他们显然还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存在的问题中。 (一)体系的完整性和适应性问题 从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机构及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可以看出,如同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条块分割一样,服务机构是分散的,体系是不完整的。甚至连市教委所管辖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两大组成部分,中专及职高也是各有各的服务机构。不同类别的服务机构几乎老死不相往来,不同层次的服务机构也缺乏协同作战的配合,往往各吹各的号,为数甚少的服务机构并没有联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服务于北京市的中等职业教育。 中专教研会的产生是因为部委、行业在办学中意识到,教科研、师资培训、信息交流等力量薄弱,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优势,这种在业务服务上的大胆尝试,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是一种进步,但却仍旧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中专教研会的民间社团性质决定了其可能提供的服务的深度有限。面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专教育必须改革。但对改革对策的研究、改革中科教研应提供的高水平的服务,中专教研会的自身性质与条件使这种服务受到了种种限制,其服务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职业高中的服务机构在90年代初到市教委成立前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横向网络一大专业类校际教研组,实质上是民间的犹如沙龙一般的组织,毫无约束力,而纵向网络一区(县)职教中心,有的自身地位尚未明确;随着市职教中心归属北京教科院,其与行政部门的关系,与区(县)职教中心的关系及大专业类校际教研组的关系均发生了变化,市职教中心成为教科院的一个研究所后,科研已成为其主要职能,这个变化不仅带来了内部研究人员的不适应,也带来了与区(县)职教中心大专业类校际教研组工作重点的重大差别,出现了相互之间的不适应。 此外,不同类别机构之间,由于缺少业务沟通、人员交流,如职教所对中专校、职教所与中专教研会及13个学科分会,也表现了种种的不适应。 凡此种种,表现出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远未形成,机构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成熟,体系就不能真正建立。 (二)机构与体系的功能问题 机构的功能求全必然影响到特色。北京市职教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无论机构大小,是哪个层次的,几乎是同一模式。在功能上往往求全,表现在职能部门的设置上连中专教研会也不例外,总是设置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咨询等等职能部门。原市职教中心因有较多编制,有教研员20余人,尚可做到每个职能部门多至8—9人,少至2—3人。但也因人员不足,且力量分散,需要完成方方面面的工作任务,结果只能干些教学业务方面事务性的工作和组织工作,在研究上力量显得十分单薄。至于区(县)中心一般不足10人,却也相应地设置了这些工作部门。结果一个部门1—2人,很难研究工作,开展工作。机构功能求全造成了服务上的低水平,没有特色也就失去了权威,无法真正发挥服务功能。 此外,由于体系迟迟不能真正确立,各服务机构功能求全,又没有特色,其应有的功能,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加快,为本市或区(县)中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宏观决策提供对策研究,进行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对教材建设的研究,对办学水平、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等均无法真正高水平发挥出来,即使有一些成果也难免受到种种局限。 (三)关于服务机构人员结构及素质的问题 分析中专教研会的人员组成及职高市、区(县)职教中以及大专业类校际教研组人员组成,一是专职研究人员偏少,北京市普教市级教科研人员约有近300人,全市3500人,而职教市级科研人员不足30人, 全市250人(其中不少是兼职或返聘人员),力量明显不足; 二是结构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干部较多,非专业人员较多,兼职或返聘的人员较多,特别是区(县)职教中心因种种原因,返聘一些退休的干部已成趋势,而有专长的研究人员较少;三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以区(县)职教中心为例,调查的148人中,具有大本学历的仅为38人, 有高级职称的38人。实际接触中了解到,能教专业课的很少,在专业教学或职教理论有研究的更少。研究力量的匮乏使职业教育的科教研长期处于一种较低水平,无法为职业教育提供高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