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677(1999)03—0075—(05) 迅猛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对人们生活的一个重大影响,便是人们的职业流动性越来越强。总的来看,职业流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问题是,从教育的角度认识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来为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职业流动奠定基础?为此,职业教育应向什么方向改革? 一、职业流动及其成因分析 职业流动是指由职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引起的职业转换,是劳动者放弃原有职业岗位而获取另一种职业岗位的劳动角色的变换过程。社会学家们研究认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越快,劳动者职业岗位的转换速度也就越快。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足以说明这一点。瑞典职员的年流动率为5%~10%,工人流动率为20%~25%;在美国, 大多数人一生中一般有8次~10次职业流动;在匈牙利,1964年期间, 国营企业职工的流动率为41%,在1973年,职业流动的达20%,而1986年又上升为23%[1]。如此高频度的职业流动现象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 其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各产业部门的职种数以及每一职种的职位数都越来越少,过去并不过剩而现在剩余出来的劳动者不得不去谋求其他职业,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职业转换而引起的流动。这种情况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已开始出现。 其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手段及其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以往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及生产手段不断被淘汰,导致新职业的不断产生和旧职业的不断消失。从旧职业岗位上游离出来的劳动者必然流向新职业岗位。 其三,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产业部门和职业岗位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这样的新旧更替也引起不少人的职业流动。比如,在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人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流动到第三产业的行列中去。 其四,劳动者为追求和实现更高职业特权,也促进了职业流动。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职业作为谋生的必要手段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连续性社会活动,具有很强的市场价值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人们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职业特权的职业。职业特权包括职业报酬、晋升机会、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及复杂程度、工作稳定感、福利待遇等内容。一般来说,劳动者总希望在职业报酬高、工作条件好、劳动强度低、福利待遇高的职业领域里工作,而从事职业特权较低的劳动者就愿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受教育)设法进入较高职业特权的职业领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职业流动频度增强。我国80年代出现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多属此情况。 其五,就我国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务市场的兴起,人们的职业观念发生改变,也为职业流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我国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分配和再分配完全靠国家统一调拨,劳动者职业的获得完全取决于国家以行政手段分配和偶然的就业机会。职业选择与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小,且带有终端性,即劳动者长期甚至一辈子被固定在一种职业、一个岗位、甚至一道工序上。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确立,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则要求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按经济规律和竞争原则在社会各产业部门优化配置,这为劳动者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创造了条件。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合同制”和“职务聘任制”的实施,迫使劳动者必须考虑职业流动问题。“双向选择”和“三结合”的就业方针使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职业选择和流动,劳务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劳动者职业流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渠道和场所。而人们职业观念的转变也为职业流动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由于劳动者职业选择不免带有一定盲目性、不确定性及不完善性,也容易导致日后的职业流动。 上述表明,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市场经济建立并完善起来的现代经济社会,人们的职业流动已是大势所趋。那么,作为承载职业培训的职业教育应该作何反应?笔者认为明智的选择是改革单一的职业教育,即改革那种局限于某一种职业培训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连续的教育活动中推进“综合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日后可能出现的职业流动的能力。 二、综合技术教育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 综合技术教育是马克思在探讨个人全面发展问题的同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马克思详细考察了机器大工业的技术性质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使用机器所造成的后果,他认为,机器大工业与工场手工业有着根本区别,后者建立在手工工具和手工操作技艺基础之上,根据历史形成的常规进行生产,相对于大工业生产来说,它是保守的,某种特殊技艺一旦形成,世代相传,历久不变。就个人来说,从事手工业劳动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技艺越纯熟。因此,手工业生产倾向于使人长期从事一种职业。这种在手工业生产基础上进行的旧分工“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使工人“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2](23 卷P399)。与之相反,机器大工业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结果,它把生产技术从工人身上转移到机器上,机器生产的效率主要不是靠工人的手工技巧,而是靠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正因为这样,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不是保守的,而是革命的。机器本身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机器的不断变化,就产生了劳动的变换、职能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这样,机器大工业打破了使人终身束缚于一种职能的旧分工,在客观上需要“用那种把不同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2] (23卷P535)。这种现代机器大工业的特性,使过去那种专精一艺的工人已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它要求工人必须掌握全面技术以适应大工业不断变更职能的需要。因此,这就要求现代生产者必须掌握具有综合性的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机器大工业简化了劳动的职能,使劳动者只服从对机器的简单操作,而不懂生产的基本原理,从而失去全面发挥生产才能的机会。一个人长期从事这种劳动,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教育”,他就会因不适应机器大工业劳动的变换和职能的更动而被抛到生产过程之外,成为失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