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不少企业出现巨额跳票(即大量票据到期不获承兑或付款所引发的支付危机)等财务问题。甚至票券公司也相继陷入困境。连锁反应之下,台湾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挑战。台湾一改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相对平静的氛围,成为当前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岛内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台湾出现企业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台湾经济的增长率1998年估计要比1997年低1.4个百分点。由于新台币汇价及台湾股市比1997年7月初下跌近20%, 海外市场萎缩,厂商在东南亚的投资失利,导致企业投资减少,民众消费意欲降低,岛内经济景气与1997年相比明显转差。在外贸方面,台湾1998年前10个月的出口总额为912亿美元,比1997年同期减少9%。台湾对亚洲的出口更出现了18.8%的负增长率,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也从1997 年同期的50.6%下降至目前的45.2%。正是由于内外需求不振,1998年前8个月,岛内工厂倒闭家数已达3000多家,较1997年同期增加40%左右;其中,金属机械、民生工业、资讯电子业及化工行业分别关闭至少600 家以上。台湾失业率在8月份曾超过3%,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据台湾学者估计,农历年关之前台湾还会出现企业倒闭的另一高峰,如果当局处理不当,最终可能会对经济体系构成更大威胁。 在经济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岛内企业经营困难明显增加,负债比率偏高者更容易出现跳票危机。当然,企业出现财务危机除了经济环境转差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些原因大致有: 1.不少企业的负责人好大喜功,大肆举债,盲目扩张业务,导致企业财务杠杆放得太大。这一点与韩国的情况有些相似。只不过在台湾,如此不谨慎的企业规模较小、程度相对轻一些而已。岛内财务状况恶化的大企业,大都与过去扩张太快,运用财务杠杆以小博大,以及将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等行为有很大关系。以发生跳票危机的安锋集团、东隆五金、禾丰集团和新巨群为例,除去其他负债,其银行借贷总额均超过其资本的一倍以上,企业体质如同泡沫经济的缩影,被迫引爆只是迟早的事。 2.企业涉足股市太深,即使靠交叉持股和哄抬股价也很难抵御股市的持续性挫跌。90年代以来,台湾曾致力于抑制过热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成份得以大量消减。但是,企业大量举债与恶性炒股的活动依然存在。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投资法人及股友社还隐身幕后,大玩内线交易游戏(即本港所指的内幕交易),一些具有党政背景的企业也交叉持股,使联盟成员股票的股价被抬高至不合理的价位,最终加重了企业自身的债务负担和投资成本。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台湾股市已持续一年低迷不振,一些涉足股市太深的企业因遭受巨大损失而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之中,并通过企业原有的股权交叉关系及债务链产生骨牌效应,引致一系列的跳票事件。 3.少数企业的管理阶层出现严重的腐败行为。最近一轮的跳票潮,与东隆五金10月22日被停融资券交易有一定的关系。而该公司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处罚,主要是因为台湾证期会和证交所在查账时发现,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已涉嫌挪用公款53亿新台币。同时,查核人员还发现该公司与一些法人“策略联盟”有交叉持股和哄抬东隆五金股价的行为,而且东隆五金及其他持有该公司大量股份的联盟成员,在东隆股票9月25日挂出跌停板之前,早已趁高大量沾出股票, 使无数不知企业内情的投资者深受其害。 二、企业财务危机殃及台湾整个金融市场 企业接二连三的跳票事件很快就波及金融机构。像东隆五金一样,一些也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如罗杰建设、安锋集团、万有纸业、联蓬食品、瑞园纺织等,都在中央票券公司有授信额度。外界于是开始怀疑中央票券的偿付能力,银行也要求它增加担保品,并冻结其部份抵用额度。中央票券在克服数次资金周转困难后,终于在11月3日不支, 也出现了7亿新台币的跳票行为。由于中央票券信誉受损, 许多银行不愿接受由“央票”保证的票券(担保余额为212 亿新台币), “央票” 保证的企业商业汇票在市场上要加码才能卖得出去,原先持有该类票据的客户便纷纷要求解约,使中央票券公司陷入更大危机之中。继中央票券之后,宏福票券公司也紧接着发生支付危机。该公司11月7 日出现了高达29亿新台币的资金缺口,在台“财政部”和许多银行的资助下才暂渡难关。 台湾票券公司出事不是偶然的,除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外,其原因还有如下几点: 1.台湾自1994年开放新票券公司以来,相关的法律尚未健全,存在不少漏洞。如国际上一般不允许票券公司拥有授信业务,而台湾的票券公司则既可以发行票据,又可以为企业提供授信额度,风险程度明显较高。 2.最近几年来,新的票券公司成立过多(设立票券公司仅需20亿新台币的资本额),竞争显得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持一定的业务量,新票券公司一般只能抢到从银行借不到钱的边际客户。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3.在票券公司发行票券的客户, 往往把发行票据所获资金投入股市,获得以后再来归还欠款,但如果股市长期不振,或短期炒作失利,则不仅客户自身倒霉,票券公司遭受损失也在所难免。正因为如此,中央 票券和宏福票券出事之后, 岛内银行纷纷冻结了其他新票券公司的抵用额度(作周转金用途的授信额度)。而这些票券公司又是货币市场的重要成员之一,所以台湾的货币市场也迅速卷入开市20多年来最严重的支付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