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蔓延和扩大的态势,危机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从外汇管理的角度看,明显的特征是去年上半年出现了外汇资金外流严重的情况。为了保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效防范涉外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的利益,1998年9月份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外汇管理调整政策。 这次外汇政策调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保税区的,主要是:在保税区可以用外币计价结算。外汇账户管理与区外一致。结汇要审批。购汇原则上不允许。付汇仍然照旧。 国家外汇政策调整对保税区的影响主要在于开展国际贸易方面。在保税区国际贸易不仅仅指进出口,还包括转口贸易和保税贸易。保税区作为设有隔离设施,海关实行监管的特殊经济贸易区域,在我国外贸经营权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区内企业从事国际贸易还只具有半通道,即可以直接面对境外,而要面对无进出口经营、自营权的国内企业时,则需要进出口公司为之代理,实行的是两次报关制。从1997年起改为一次报关,一次备案制,即货物从保税区到境内实行报关,到境外实行备案。因此,区内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方式较区外复杂多样,外汇政策调整对各种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都有影响,应当引起区内外相关企业的重视,并研究寻找应变的对策。 对于外汇政策的调整,企业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在国家外汇政策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又必须面对现实,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接受市场的挑战,力求充分理用外汇政策调整带来的积极影响,努力消除或减少因外汇政策调整而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主要措施有: 1、认真研究在新的外汇政策条件下,保税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路径和方法。为了尽快适应外汇政策调整而带来的贸易环境的变化,保税区企业必须认真学习新的政策,及时消化吸收,充分了解新颁布的外汇管理办法对保税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影响,正确掌握在新的外汇政策条件下开展国际贸易的路径和操作方式。 2、转变机制,增强竞争能力。国家外汇政策调整使企业既面临挑战又增加机会,因为外汇政策调整后,保税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路径较以前狭窄,但更规范了,结合最近全国范围内的严厉打击走私活动,堵住了许多非法途径的国际贸易,为正常途径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机遇。保税区企业应抓住机会,转变经营机制,参与竞争,增强竞争能力。 3、调整结构,加强委托代理筹划。由于新的外汇政策规定,保税区企业不得购汇对外支付,使其进口付汇受到限制。在这种贸易环境下,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是通过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来平衡进出口用汇。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应根据业务情况,对委托代理方式进行比较选择。采用全程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外贸公司付汇的方式和半程委托的方式经济效果不同,前者对保税区企业较为便利,但因贸易过程和盘托出,整笔业务均由外贸公司操作,外贸公司往往要求利润分成,甚至保税区企业只能收取佣金,后者一般只需向外贸公司支付代理费,如果处理好操作上的时间差,企业收益优于全程委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