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齐景发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

原文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每年570万人的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78年的2800万职工增加到1994年的1.2亿职工,16年共吸纳了9100万人。乡镇企业现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主要渠道,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其有序流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我国农村还有约1.2亿剩余劳动力,现在要做好这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与转移,应该采取综合措施,要治标治本相结合。而治本之策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因为乡镇企业是一个越来越具吸引力的就业场所。不用跑得很远,只要找到一个好的企业,在那里就可以几倍地增加收入。

      乡镇企业要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要努力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第一,乡镇企业要继续坚持多业并举、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原则,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

      在企业所有制构成上,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集体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单个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较多,集体企业职工5200万人,联户、个体企业职工6100多万人。但从企业数量上看,目前全国2321万个乡镇企业中,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只有152万个,占6.5%,而且分布也不很均衡,广大中西部地区尚有许多空白点。其他所有制成分的企业虽然单个企业规模较小,吸纳劳动力少,但数量较多,分布面广,潜力很大,尤其是起步晚的地区,个体和私营企业大有进一步发展之势。所以,在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的同时,也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其他混合型经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给农民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产业、产品结构上,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资源状况和经济条件确立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乡镇企业应在不排除某些发达地区、先进企业率先进行结构升级的同时,大部分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结构为主,通过劳动替代资本、增加就业来完成资本积累;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行精耕细作;要大力开发荒山、荒坡、荒原、荒滩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产值占其总产值的比重只有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如果乡镇企业的这些产业能有一个大的发展,还会大大增加就业容量。

      在企业组织形式上,要提倡组建企业集团,优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发挥乡镇企业的规模效应以及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连锁作用。

      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与工业小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安置就业结合起来,增强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目前,我国有小城镇1.9万个,其中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的小城镇达5467个。今年2月农业部又命名了全国乡镇工业示范小区达50个。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建设的作用,一是逐步扭转乡镇企业过去那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分散状况,使之在统一规划下,共同使用各种辅助设施和城镇公用设施,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集聚效益,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亦农”逐步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转变,实现真正意义的转移,使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市化建设同步进行。三是使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趋于集中,从而又带动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从长远看,工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靠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才能吸纳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

      第三,要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施以资金、技术、劳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调整和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分布。

      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既定方针。只有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收入的差距,才能有效地抑制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远距离、大批量流动。目前,东部地区已经进入一个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总体战略调整阶段,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日渐明显,大规模吸纳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日渐减弱,逐年增加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指望由东部吸纳是不现实的,关键是中西部地区自己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要建立中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回流”机制。中西部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吸引政策,引导、鼓励到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回乡创业,弥补中西部地区人才,资金和市场信息的不足。

      要抓住东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在现阶段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整体素质、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上规模、上技术、上管理、产品上档次方面。通过转移劳动密集性产业,也可相应减少劳动力的远距离流动。西部地区则应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结合,优势互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一段时间内走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路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