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七个突破发展乡镇企业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厂长经理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部平原农区如何发展乡镇企业?我认为,必须实现七个方面的突破。

      一、坚持全面发展,在重点乡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上突破。要大力巩固和发展重点乡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扶持。一是引导它们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站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发展,并帮助它们采取得力措施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二是帮助它们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上档次,上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努力,真正达到“形成一个龙头,带出一条系列,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目的。

      二、坚持多业并举,在庭院经济上突破。在乡镇企业薄弱的乡村,由于受资金、技术、运输、信息、能源等条件的限制,发展乡镇企业不可能一开始就追求大规模、高水平。对这些地方,县里应鼓励它们着重发展那些技术简单、投资小、见效快,家家户户都能干的家庭手工业或小作坊、小门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发展上突出“三为主”即资源加工为主、劳动密集型为主、分散型为主,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

      三、坚持“多轮驱动”,在推行股份合作制上实现突破。要以股份合作制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以解决机制弱化、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问题。现有的乡村集体企业要逐步转化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新办企业要尽可能办成股份合作制企业。为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具体形式上,要因地制宜,多种多样;在合作范围上,不受所有制、地域限制;在入股方法上,以资金或土地、资源、设备入股均可;在组织形式上,走先股份化后规范化的道路。

      四、坚持分类指导,在个体私营经济上突破,培植农村新的经济生长点。个体私营经济可以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在不要国家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增加社会生产投入,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繁荣活跃市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提供借鉴。因此,对个体私营经济要大力引导和扶持,要敢于给政策。一要坚持“五不限制”的原则,即不限制发展比例,速度、规模、数量和经营范围(政策、法规允许),促进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二是在资金贷款、征用土地、用水用电等问题上,同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三是把个体私营企业的结构调整、行业协调、技术开发等纳入政府宏观经济指导体系之中;四是坚决制止对个体私营企业滥征乱收各种费用的现象,切实解决个体私营企业明税不多,暗费不少的问题。

      五、坚持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在规模经营上突破。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创办一些工业小区,组建一批企业集团,营造乡镇企业“航空母舰”,实现乡镇企业的规模经营,跳跃前进。组建乡镇企业集团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聚合功能,能够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二是整体功能,做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三是开发功能,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发新产品;四是辐射功能,能够统一营销,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五是带动功能,大带小、强带弱、好带差,形成更大的优势。

      六、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在外向型经济上突破。平原农区高起点、大跨度地发展乡镇企业,必须走对外开放之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一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开发出一批高、精、尖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出口创汇;二要抓住当前国外资金、沿海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渗透的机遇,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发展“三资企业”;三是要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改变出口初级产品的局面,提高农副产品的出口档次。

      七、坚持发展第三产业,在劳务输出上突破。第三产业是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劳务输出又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农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必须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劳务输出使人饱肚子、鼓兜子、换脑子。县乡两级要加强劳务输出管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以县劳动部门主办的劳务中心为主体,以乡镇劳务输出服务站为依托,以行业、企业、民办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务输出由无序向有序、由分散向集中、由劳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在进一步增加地区之间、省际之间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努力扩大非贸易创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