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象学美学方法的整体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奎英 山东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现象学美学作为西方2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美学方法之一,它的内在精神即在于,取消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寻求方法的整体性。在这种寻求中,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注意发掘整体性“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意味,使得哲学方法审美化,以英伽登为代表的美学家则着力于整体性方法和研究对象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这种整体性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美、艺术作品和人的存在的完整性。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11 期

字号:

      一

      方法是联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人们在人文领域运用方法,就是要找到主体和对象之间的适应性关系,消除二者的对峙,以便达到更好的认识。这或许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在西方哲学史上所运用的方法,长期以来,却在不断地加深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以至于在美学方法上也是如此。他们不是从主体出发,就是从客体出发,美学研究上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很难相容。现象学美学方法的出现,使得这种对立得到某种程度的矫正。

      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在西方有着深厚的哲学传统。柏拉图的哲学已显出端倪,到近代,笛卡尔理性主义的确立,把这种对立推向顶峰。虽然有人认为康德哲学标志着西方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哲学的最后完成,但实际上康德哲学是对前此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调合。尽管这种调合没有完全成功,他的哲学仍然是二元论的,仍然具有“现象”与“本体”之间的对立,但我们认为,康德试图通过“审美”来填补现象与本体、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的鸿沟,尤其是康德提出“现象界”的“现象”一词,标志着康德哲学开创了调合主客体对立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现象不是客观外物呈现出的客观属性,它不过是物自身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表象,是“关于事物的表象的主观方面的东西”(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上,第27页。)。这样人们虽然无法通过现象认识物自体,但现象本身的存在却是一方面因为物自体作用于人的感官,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先验形式构造的结果。它一方面依赖于主体,另一方面也无法摆脱物自体这一客观本源。因此康德的“现象”似乎就成了主体以其自身有限界的认识能力对物自体的一种不能抵达其本性的呈现。这样康德尽管把物自体和现象界对立起来,但又以“现象”表现出消除主客体对立的努力。同时康德继休谟之后第一个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地批判考察,对一个无边的理性主体进行了深刻的质疑,他也成了从认识能力方面批判理性主体的先驱。

      而康德的这些影响,都与他提出的“现象”这一概念有关。叔本华正是继承了康德的现象,并直接称作“表象”,构建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只是他进一步否定了康德现象背后的物自体的存在,认为表象是意志的客体化,而表象和意志都源于人,即“世界是我的表象和意志”。从而消除了现象与本体的对立,成为彻底的唯心主义。尽管我们从整体上看,叔本华的哲学也是从主体出发的,但叔本华却认为,以往的哲学不是从主体出发引出客体,就是从客体出发引出主体,造成主客体之间的长期对峙,而他的哲学则是从“表象”出发,“表象已包含主客体两方面并且以它们为前提的”,(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5页。)因此,他的哲学消除了主客体的直接对立,恢复了世界的完整性,实现了主客体的交融。而他的表象则是从康德而来的,他们又都共同受到了贝克莱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康德的现象还是叔本华的表象,都是基于消除主客体对立的意图,他们研究美学的方法也无不具有这样的努力。康德与他的现象相关的审美“形式”概念,充分体现了美既是依赖于主体的,又具有普遍的有效性,是一种“主观的客观性”。而叔本华提到的在“观审”美和理念时达到的“自失”状态,则充分显示出审美的物我两忘、主客交融的特性。尽管从根本上说,他们的哲学美学是主体性的哲学美学,但他们所运用的方法都是在反对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他们采取的步骤就是寻找一个能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康德的“现象”和叔本华的“表象”。尽管人们对此并没给予高度的重视,当胡塞尔在20世纪初开创了现象学的传统时,我们发现康德叔本华的这一思想脉络变得十分清晰。胡塞尔正是十分敏锐地抓住了“现象”,以他的“本质直观”,“意向性”、“面向事物本身”等概念,才得以对西方长期以来的心物二元论进行较为彻底的清算,对主客对立的哲学方法进行了矫正。

      胡塞尔哲学,一方面是为了反对近代哲学史上物理主义忽视主体的客观主义倾向,要创立一种“先验主观主义哲学”;而另一方面他又极力摆脱自笛卡尔、贝克莱到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遇到的心理主义的困境。(注: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下,第574页。)胡塞尔看来,一个具有相对性的、 有心理主义缺陷的主体能构成具有绝对必然性的知识,这是一个悖论。为克服这一悖论,他通过普遍的“中止判断”,即把对世界及经验的自我是否存在的问题都“悬置起来”,把对世界已有的知识都用括号“括起来”,最后只剩下一个纯粹的“先验自我”,也就是纯粹意识主体,作为一切认识的绝对自明的起点。胡塞尔同时还强调“返回事物本身”,不要把物当成客体,通过本质直观让物“给予”自身。即让物在一个没有偏向的纯粹意识里得到原初地呈现。这呈现出来的就是“纯粹现象”。(注: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4页。)他的这个现象与康德的现象既有渊源关系,也有明显的不同。相同的地方乃在于,它也同样是主客体之间的交融,是一种消除主客体对立的“中间物”。所不同的是,由于康德看到了主体认识能力的界限,认为主体达到的现象知识不是物自身,现象只是感觉表象,不是本质。而胡塞尔在看到了主体心理主义的缺陷后,以一个纯粹意识为起点,通过本质直观达到的“纯粹现象”,胡塞尔认为这就是事物的本质。“现象即本质”,现象与本体之间的鸿沟被彻底填平,消除了康德哲学中的二元论。因此,胡塞尔现象学,通过纯粹现象这一基本概念,不光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直接对立,也让现象与本体得以融合和沟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