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美学特征比较

作 者:
曹榕 

作者简介:
曹榕 燕山大学人文社科系

原文出处:
松辽学刊: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就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性与再现性,以线界形和以面塑形,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中西方绘画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具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在创作方式和审美观念上有着根本的差别。

      一、表现性和再现性

      西方绘画主张按着对象本来的面貌去描绘,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而更重视真,对象的真实、环境的真实及视角的真实。西方从古希腊起,摹仿论支配着绘画创作,古希腊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柏拉图曾强调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摹仿,即对物质世界的摹仿。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画家达·芬奇认为,“绘画是科学”。他依据光学的规律首先广泛应用了明暗比例、透视、解剖等造型方法,使画面人物活跃起来。他强调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万象表现给我们的知觉。达·芬奇所奠定的绘画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在西方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西方古典绘画中一般注理形似、重再现、重理性。

      中国绘画艺术家则注重情感,更重视想象、直觉的因素。吴道子忧愤之极挥笔作画《地狱变相图》,就是在饱含激情、积蓄在胸、信笔涂抹,一挥而就的。它也摹仿自然,但同时更注重画家的感情与体验。

      首先,中国画的中心观念是“气韵生动”,在自然则是生命的律动,在人生则是最深的意趣。清朝的方熏认为“气”是画家的内在激情冲动,“韵”气在画面上的某种韵味情趣,都是画家主观的东西,是指画家借助笔墨、构图、着色,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真实的典型描绘,表现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内在精神、情操、意绪、兴味。总之,是画家与他的描绘对象之间的一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盛唐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摹仿自然与内心体验相结合。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思想。“以形写神”要求抓住人物的外部形象的典型特征,用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对象的内在精神,要做到这一点,机械摹仿,照相式地画下来是不行的,必须要充分发挥画家的艺术想象力,使对象和艺术家情感相融,创造出美妙的形象来,于是顾凯之又提出“迁想妙得”,这些看法对后来的绘画发生了重大影响。到宋代,艺术家们更强调感情,把“神似”放在第一位。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认为绘画应“达意畅神”,这种思想成为中国的一种正统观念。清代石涛、恽寿就曾提出“似与不似似之”的创作标准。这种思想,又为黄宾虹、齐白石等人继承下来。黄宾虹说:“作画当似不似之似为真似。”齐白石认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随着绘画不断发展走向情趣化,形与神的关系逐渐变为笔墨与情的关系,无论是笔墨还是情感,作为构成绘画作品的两极均不能走极端,而必须处于一种中和的境地。似与不似并非只是衡量作品中的物象与原型吻合程度的标准,同时也是测定创作主体与外部世界交流时产生的情感冲动程度的律度。元以后的文人画的宗旨是笔墨要雅秀既不狂疏、又不萎靡,情感要符合中和含蓄的中庸之度。石涛、黄宾虹、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本意仍是处理笔墨与情合“律度”的绘画标准。所以,后来艺术家们一直把能否“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为评价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重要标尺。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念,既否定抽象,又不赞成具像而追求意象,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首先是在造型意象中表现出来的,西方绘画追求真实感、空间感,追求再现客观物象。所以,在西方绘画中形体准确有余而神情不足,更重要的是,西方绘画长时间没有把绘画当作画家表达主观情感的手段。直到浪漫主义兴起,才注意到了绘画要表现激情。

      二、以线界形,以面塑形

      中国画在表现手法上相对于西方画来说是很具有特色的。它有一整套高度成熟完善的艺术语言,从形式语言上去看,中国画基本上是以线条和墨团,细碎墨点组成的,而墨团和墨点只不过是线的扩大和缩小。如山水画讲皱法,人物画则讲描法,一笔画在西方未能重视,因为它被形似冲掉了。西洋画也有用线,而中国的“线”则是最有审美趣味的线,是用线的最高峰。中国画中所表现的时间、空间的民族意识,独特的经营意匠,读、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印章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画线条的发展。印章早在秦汉时期就十分盛行,印章虽然是刀刻,但它的刀法就是笔法,同样是用线条来组织和构成,晋顾恺之用高古游丝描,唐吴道子擅兰叶描,线的发展,逐渐而有“十八描”,或更多的描,呈现了更多的趣味。尽管各种线的表现特点和趣味不同,线的优劣、用线成就的高低各异,但还是有标准的。好的笔线,黄宾虹归纳为五个字:平、留、圆、重、变。而浮滑、轻飘、率易、单薄、呆板应忌。同样以线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书法中的点画连绵是线条,行气连势的也是线条,国画中的白描勾勒是线条,皴擦点族也是线条,没有线就没有中国的书画。同使用相类的工具,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书画皆离不开它,宣纸的渗化,毛笔的弹性,墨色丰富的层次都是达到艺术效果的必要手段,同样的用墨运笔技巧,藏露中侧,转折提按,这些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艺术实践经验简直就是书画的生命。所以,中西绘画对比着来看,在表现手法上,“以线界形”和“以面塑形”在它们各自的系列内具有关键性、主导性的意义。西方绘画表现为“眼见身临的实境”,中国绘画则表现为“空阔流动的意境”,西洋绘画的基本观念是空间观念,中国绘画的基础观念是平面观念,西方绘画,是在空间中进行“构筑”,以物体在一定光源中呈现的“面”来塑造体积是基本的造型手段,中国绘画是在时间中进行“流动”,以对象在平光中拟的“线”来界定物象是基本的造型手段。一个可称为“以面塑形”,一个可称为“以线界形”;一个是与建筑、雕塑相联系的立体结构,一个是与舞蹈、书法相联系的平面分割面与线的基本观念。这就导致了中、西绘画完全不同的语言结构。

      西方画中的体面与中国画的笔线都在自己的长期艺术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东西方两大绘画系统的不同优势。西方绘画中偶尔也用线,如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等等,但这仍然是渗透着体面关系的线,力图用线来表现体积,不同于中国画将线看成是具有更大独立性的,“骨法用笔”也没有中国书法中笔线的那许多复杂的讲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