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677(1999)04—0044—(06) 美育作为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标志,便是师生美感的激发及其激发程度。大量教育实践和实验证明,没有充分的美感生成和体验,即便拥有许多漂亮的外在形式或进行了相当高超的艺术技巧训练,也难以称为名副其实的美育。反之,凡是能充分激发美感,师生双方都因此能乐于去求美、求真、求善,也因此有可能形成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有助于美德、启智、健体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美育。因此,美感也就不仅成了美育是否成功的标志、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标志,而且还是所有教育共同追求的高级境界。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我们也常常能感受到因为追求美感和体验美感所带给我们思想和行为的种种积极促进作用。美感对教育以及对人一切思想行为的发生发展所产生的这种特别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称为美感的增力性。 美感,“是对万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社会上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1](P223~224)。就是这样一种因美的需要、美的标准和美的评价而对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现象,为什么会有那样异乎寻常的增力功效?在其增力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更为深层的心理和生理原因?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美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共同探究的,也是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建构与实施,美育要在当今和未来人类教育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等,所应当弄清而且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仅以音乐美感体验为例,尽管“对音乐之愉悦性产生的生理、心理功能的研究,至今并没有产生多少令人满意的成果”[2],但是, “一般而言,音乐美学家们确信,西方现代发达的脑科学和实验心理学,为解释音乐的心理接受机制提供了雄厚的科学前提,只要在人的听觉系统和大脑皮层细胞的研究中,整理现有的科学资料,问题的答案就会轻易地摆在我面前。”[3](P42~43)答案已经有了一些,但要将它们整理起来摆在众人面前也并非轻易。本文仅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对问题作了一些较集中的思考,以期能引起学界充分注意,其中所触及的大大小小许多具体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用科学实验去加以证明。 一、美感增力的生理基础 人的一切积极主动的思想和行为都不仅依存于感性和理性,而且必须受到感情的支撑。人只有在感情体验的情况下,身心才会处于全面调动、高度激活状态,形成非行动不可的向力或趋势。感情体验与理性活动在生理机制上的最大不同点是:后者只借助感觉神经、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等整个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就可以完成;前者则必须伴随着整个生理组织系统的活动。有充分实验证明,植物性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腺体分泌系统甚至消化系统等等,都明显参与了感情过程。例如:有人用呼吸描述器把人在各种体验下的呼吸活动以曲线形式记录下来,根据记录曲线分析呼吸的频率和振幅的变化,发现呼吸系统的活动随着感情体验的性质和水平发生着加速、减速或加深、变浅的变化。再如用血管容积描述器、心动电流描记器和心电图进行测录,发现在感情状态下循环系统会发生心跳速度及程度的改变、血管舒张和收缩的改变。如满意和愉快时,心跳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中含氧量也发生改变;消化系统会发生的活动变化是:愉快情绪促进胃液、唾液、胆汁等的分泌,否定情绪如惊惧、愤怒、悲哀等则使多种消化腺的活动受到抑制,或唾液停止分泌,感到口渴,或食欲减退;腺体分泌系统则会出现流泪、出汗等分泌现象,肾上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内分泌增多或减少等等。 这种生理机能的大面积调动也可以说是全面系统的调动,深刻地摇撼着人的身体组织及至每一个细胞,使得感情体验本身具有了突出的推动力(增力)或反推动力(减力)。一般说来,肯定情感产生增力,否定情感产生减力。而美感,则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和概括力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不简单的仅为快乐,它往往还融和交织着喜怒哀乐,人类的各种情感,但却总是概括和提炼了各种情感的积极方面,因而总是能趋向肯定,让人最终得到巨大的愉悦。美感是一种可以包容酸、甜、苦、辣等等人类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因素或情感分子,使之最终有机融会成为丰富而积极肯定的、给人以最大增力性的高级情感。她在生理基础活动及变化水平上,始终具有人类高级情感的两大特征: (一)强度适中 情感是增力还是减力不仅与情感向量(积极或肯定)有关,还与情感强度有很大关系。强度不够或称淡漠的感情无力;适中强度的感情产生增力; 过强的感情产生减力。 早在 1908 年, 叶克朗—德得生(Yerkes and Dodson )定律就揭示了感情激奋强度水平与人的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活动效率先是随前者的升高而升高,到达最佳水平以后,又随前者的升高而降低[4](P157)。 这表明:一项活动(如认识和行为)有强度适中的感情伴随,其活动效率或情感的增力性就可以达到最高水平。就是说感情的生理激活状态过强,对活动效率就会产生减力作用, 只有当激活状态适中时才具有最大增力性。 1984 年, 孟昭兰和Campos以16个月至18个月婴儿为被试,再次证明了这一定律的存在而且还证明了这种现象几乎是天生的,与后天经验无甚关系[4](P157)。 例如心脏律动的强弱与音乐美感体验的关系就非常显著,因为“音乐只有以自己的节奏引导、调适、控制了心跳,使之充分音乐化,人才可能体味到各种各样的审美愉悦”[3](P49),较为舒缓、中速和强度的音乐最能调起人的积极情绪,如抒情曲、进行曲、军乐等,而现代爵士乐、摇滚乐则是一种“比心跳快,而且在不断反复的节奏伴随下越来越快的”超强度乐曲,这样的音乐如果长时间演奏而没有缓解时间,往往会激发人的原始本能,不仅丧失美感,而且还“可能出现一种破坏性的无法控制的行为”[3](P49)。 感情强度的生理指标除用仪器测定以外,通常还可用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情绪或感情状态来加以描述或度量。心境指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在一段时间里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感情体验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而短暂的感情状态;应激则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出现时,引起高度亢奋的感情体验状态。美感的生理激奋在强度上通常在心境和激情这一区间,表现为一种中度激发的愉快心情,有时会达到高度激情状态但也很快会回归于强度适中的状态,而绝不会达到异常紧张的应激水平。而激产生于“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意味着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面临危险和威胁,在应激状态下,已经谈不上美感或者说会完全丧失了美感。如在观看动物园的老虎时,老虎突然撞开铁笼跑了出来;再如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打开试卷却突然发现一道40分的大题完全不知如何下手等等。这些紧急情况都需要人在短时间内采取对策作出回答(反应),否则后果无法挽回。于是情绪马上亢奋,身心活动水平迅速提高并达到极大程度,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胃肠道运动抑制、汗腺分泌猛增、瞳孔扩大、血糖浓度上升、呼吸加深加快。在此状态下人可能急中生智,及时行动,摆脱困难;也可能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头脑一片混乱模糊,很难针对险情作出正确反应,而不管那一种情况对于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一次快速的巨大的削弱与耗损。因此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应激这种大剂量生理耗损的感情状态,对身心健康显然是不利甚至危险的,与美感则更是无缘。人们可以对文学作品、电视电影中的紧急情况进行审美,那是因为并不需要自己去应付这种紧急情况,因而会产生短暂的激情也不会产生应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