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比德

——略论先秦儒家的自然美学思想

作 者:
沈茜 

作者简介:
沈茜 贵阳 贵州大学旅游系 邮编:550025

原文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我国自然美学思想发展的起始阶段。虽然在此之前,已有了自然审美的朦胧意识,但真正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理解自然,还是应从此时期开始。这一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的自然审美观基本代表了先秦时期儒家的自然美学思想,并对后世的自然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早在孔子之前,人们对自然美的丰富感受就已经进入到艺术作品之中。《诗经》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即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切关系。自然在经过人的实践的“人化”的基础上,已成为能够在情感心理上感染人的、具有美的意义的东西了。《诗经》中对各种草木鸟兽的描写,虽然大多是作为形象的譬喻而出现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人们对这些自然物的美的感受的萌芽,《诗经·硕人》一诗对女性形体美的描绘,更是充分地说明人的自然形体本身已成为人们所欣赏的美的对象,不带有任何神秘的色彩了。

      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明确地谈到自然美的问题,但从他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材料中,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孔子对于自然美的一些看法。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有这么一段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释之曰:

      知者乐水者,乐谓爱好,言知者性好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不知已止也。仁者乐山者,言仁者之性好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知者动者,言知者常务进,故动。仁者静者,言仁者本无贪欲,故静。知者乐者,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乐也。仁者寿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老也。

      这里,孔子的话本来是从“君子”的人格修养上来说明“知者”与“仁者”所具有的各有侧重的品质特征。他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只是为了以此来说明“知者”和“仁者”的不同特征。但在他的这种说法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人们的精神品质不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也就不同,二是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具有某种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形式结构的缘故。“知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知者不惑”(注:《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特点。“仁者”之所以“乐山”,是因为长育万物的山具有阔大宽厚、巍然不动的“静”的特点,而“仁者不忧”(注:《论语·子罕》。),宽厚得众,稳健沉着,同样具有“静”的特点。这里,实际上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审美的一种心理特点。(注:参见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孔子在《论语》中还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注:《论语·为政》。)“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注:《论语·子罕》。)等语,同样是从人的伦理道德观去看自然现象,把自然现象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不论山、水、北斗、松柏抑或是其他自然现象,只要它同人的某种精神品质、情操有同形同构之处,都可能为“君子”所“乐”。这种“乐”显然不是某种功利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感应、共鸣,也就是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愉悦,即审美。

      从历史上看,孔子这种审美观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源于《诗经》中的“比兴”。在《诗经》中,我们已能看到不少用自然物来比拟、赞颂人的精神品质的作品。如《诗·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璋。

      这里以“金”、“锡”比“君子”的纯粹美好,以“圭”、“璋”比“君子”温润美好的本质。《诗·大雅·卷阿》中的“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也以“圭”、“璋”比质地纯洁美好。这正是刘勰所谓:“金锡以喻明德,圭璋以譬秀民。”(注:《文心雕龙·比兴篇》。)其它如《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等等,即明确地把“山”与对“仁者”的功绩的赞颂联系起来。再如《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齐风·载驱》:“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即把对水的描绘同人的欢乐情感表现联系起来。

      在孔子之后,《尚书大传》、《韩诗外传》、《说苑》等著作均对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作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如《尚书大传》卷六记载:

      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然高,然高,则何乐焉?夫山,草木生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之乐于山者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云:“此注言乐如山者,言仁者愿比德于山,故乐山也。”即是说,“山”在孔子看来具有与“仁者”的美德相类似的特征,故“仁者乐山”。至于“知者乐水”,《韩诗外传》卷三云:

      问者曰:“夫知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知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知者所以乐于水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