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晓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 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重庆 402168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思想根源以及与艺术的关系、对世界的重建等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提出其新感性与前代哲人所谓的感性有本质的不同。本文认为,马尔库塞首次提出新感性这个概念,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赫伯特·马尔库塞(1809—1979)是当代西方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哲学家和美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典型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者。

      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许多严厉而尖锐的批评,其学说被称为“社会批判哲学”。他的批判理论锋芒直接指向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以及由技术文明所造成的文化心理结构,致力于揭示隐藏在资本主义文明背后的人性被扭曲、爱欲被压抑、人的潜能被扼制、人的生机被窒息的病态现象,提出了消除爱欲的压抑、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新的感受力”的具有浪漫色彩的文化理想与文明途径。在这个基础上,马尔库塞构建起了他的美学理论大厦。他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审美和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提出了建立新感性、审美形式理论、艺术自律等美学观点,这些观点大大地拓展了现代美学的思维空间和发展前景,规范和引导了现代美学思潮的多元走向,这使他的美学思想在现当代西方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在马尔库塞的美学中,最具有自身特色的部分莫过于他的新感性理论,本文试从其理论产生的哲学基础、思想渊源,其涵义的界定以及新感生与艺术的关系、新感性对世界的重建等方面对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作一较为系统的评析。

      1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是建立在其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哲学基础上的。这种社会批判哲学立足于人的普遍人性结构,借助马克思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病态,全在于它压抑和扭曲了人的本质,造成了人性的异化。据马尔库塞分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虽然给西方世界带来了物质文明,使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由于人们受技术理性的规范和操作,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高度控制,人的非人化生存状态变得日趋严重,人性的扭曲与精神的压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具体表现为:个体内在固有的爱欲、激情、想象、灵性泯灭了,人与人之间富有感情的有血有肉的联系丧失了,人所特有的对世界的感受和把握方式、语言和思维方式都一概失去了创造性、超越性。这种高度一体化的工业社会,对人的控制与压抑不仅限于人的理性、意识层面,而且扩展到非理性、无意识的更深层次;不仅限于人的政治、经济生活领域,而且渗透到私欲、本能之中,甚至连那些纯粹用来满足个人娱乐与消遣的流行艺术或大众艺术,都变成了压抑人的异质力量,变成了一体化社会的控制手段和肯定形式。人由此陷入一种心甘情愿的心理和生活被操纵的精神奴役之中。为了克服这种文明与人性、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分裂与对立,使人在压抑和被奴役中获得彻底而全面的身心解放,必须培养人的全面而彻底的批判意识,在人的精神世界实施一种对于既存世界的反叛和革命,由此才能成就真正的社会改造,实现人类向合乎本性的完美和谐的理想王国的腾跃。

      从这个基本理论出发,马尔库塞对当代工业社会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描述和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尔库塞综合马克思的社会学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社会革命考察的思路,转化为对生存——个体的分析,转向情感革命及其人的感性解放上来。认为:“自由社会建立的前提,就在于与世界的习以为常的经验决裂,与被肢解的感性决裂。……鉴于发达的资本主义所实行的社会控制已达到空前的程度,即这种控制已深入到实存的本能层面和心理层面,所以,发展激进的,非顺从的感受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反抗和造反也必须于这个层面展开和进行。”(注: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34页。)也就是说,只有将政治经济的变革贯通于能体验事物和自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类身上时,只有让这些变革摆脱残害人和压迫人的心理氛围时,才能够使政治和经济的变革中断历史的循环。要与攻击性和剥削的连续体决裂,也就同时要与被这个世界定向的感性决裂。今天的反抗,就是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感受事物。因此,建立新感性已成为社会变革的首要前提,革命必须同时是一场感性的革命。由此马尔库塞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已经过时,一场新的革命已经来临,这场新的革命不同于以往的暴力革命,这是一场本能革命或感觉革命。革命主体必须着手于人们行为心理基础和本能结构的改造。而这种改造的根本途径就是拯救人的爱欲、想象、激情、灵性、直觉等感性之维。人类只有在感情上、审美情趣上培养出与传统的感性完全相反的新的感性,才能在理智上建立新的世界观。因为,产生革命的需求,必须源于个体本身的主体性,植根于个体的理智与个体的激情、个体的冲动与个体的目标。“个体感官的解放也许是普遍解放的起点,甚至是基础。自由社会必须植根于崭新的本能需求之中。”(注: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3页。)于是,马尔库塞提出了“建立新感性”这个十分著名的口号。

      2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除了来自对当代工业社会的分析的必然结果外,还渊源于西方哲学美学传统。大体上说,席勒的审美救世,马克思的社会革命,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是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的基本思想源泉。

      众所周知,“美学”在西方哲学中兼有“感性学”之称,所以美学在根本上是一门感性的科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美学传统,似乎都是把与感性相关的事物作为美的根本属性。他们为了解决感性与理性、道德与本能的对抗,致力于以审美为中介弥合二者的分裂。因此,西方哲学、美学的传统主题之一就是把审美本体化,并把感性作为人类的希望。这种观点还影响了后世的哲人们,如:浪漫派和叔本华把感性诗化为生命的乐土;尼采、海德格尔把美本体化;马克思把审美看作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席勒更是把感性作为人性的基本构成要素,认为文明史就是人的本能感性受到压抑和异化的历史。他指出文明的弊病是人的两种基本冲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之间的冲突,要调和这两种冲突的冲动,就必须恢复感性的权利,必须从感性的解放中而不是在理性中去寻找自由,即是说,要拯救文化,就必须消除文明对感性的压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