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原理的研究,在美学界似乎已经被冷落。90年代以来,许多美学界的人士开始在应用美学、审美文化与市场的联姻中寻找自身学术出路。虽然仍有一部分人在进行传统原理框架的突围工作(如“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的提出),但真正将之作为一种仰之弥高、钻之愈深的哲学美学来看待的人毕竟是少数。本文重拾美学基础理论且试图从价值论视野重新考察审美价值理论问题的尝试,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时代在发展,审美生活越来越丰富,面对复杂的现象,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一、建国40余年美学原理研究简要回顾 我国当代美学原理研究自50年代大讨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坎坷历程。这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一方面它与中国美学史研究脱节,另一方面它也与西方现当代美学探讨脱节。从面上看我国当代美学原理研究似乎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最深,实际上它又恰恰经历过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历史演化过程,就是先有理性美学的张扬和鼎盛,后有作为其补充和拆解形态的感性美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理性美学在50年代定型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处于支配地位的美学形态,其中包括客观派(以蔡仪为代表)、主观派(以高尔泰为代表)、主客观统一派(以朱光潜为代表)、主观社会派(又称实践派,以李泽厚为代表)。这些派别的中心议题和理论框架是基本一致的:以美的本质为中心,审美在根本上被看成一种认识,强调内容决定形式,笃信美学是一门科学并可以指导其他学科,主张建立统一完整的美学体系,等等。在理性美学的强音中生命美学、体验美学、感性美学基本上以伴音形式极微弱地保持存在。宗白华先生及其著作可以看成是这种伴音的典型形态,不同于上述理性美学的总体风貌。在宗先生看来,审美体验才是美学的中心,审美不同于一般认识而是令人心醉的人生体验。审美形式具有独立价值,美学具有诗化特征。他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也为他的美学风采作了最好的注脚。 80年代中后期开始,针对以实践派美学为代表的理性美学,一些美学研究者提出了与宗白华相同的话题,作为对居主导地位的理性美学的诘难和补正。比如有人认为审美在本质上只提供了一种体验心境,呈现个体生命自然状态,它把人的活力还给人自身,是感性生命最充分的解放,审美就是人的自由,由此提出在审美领域重建个体主体性,强调主体的多元化、感性化、个体化。有人则把美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审美活动上,转向活生生的感性的人。人的活动及其活动中的情欲冲动被纳入审美心理研究,并得出审美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活动的结论。还有人尝试以西方现当代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建构现代美学体系,强调审美主体的感性、意象、体验的重要作用,提出重视个体感性的要求。上述研究均属不同于理性美学的感性美学范围。进入90年代后,有人提出超越美学、人学美学,旨在超越实践美学,明确以生存为出发点,突出审美活动中主体的精神性、个体性、超越性。这种美学理论以严格的理性态度出现,论述的却仍然是感性生存的美学,所以也不能归到理性美学名下,而与感性美学直接相通。 40余年来,我国美学原理研究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格局:理性美学居主导支配地位,感性美学则成为微弱却不绝如缕的伴音,不断补正与诘难理性美学。 二、李泽厚实践美学和八九十年代几种新框架评述 1.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评述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其学术魅力不容忽视。他的实践美学从其形成过程来说一直伴随着与其他学派的论争,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初步建立期、成熟期和尾声。50年代属初步建立时期,围绕着1844年手稿,针对蔡仪和朱光潜的偏差,李泽厚对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作了深入开掘和系统阐发,形成实践派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初步看法;80年代属实践美学的理论成熟期,李泽厚以“实践”、“主体心理建构”、“积淀”、“天人合一”等概念构建了一个被称之为“主体性实践美学”或“人类学本体论美学”体系,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90年代属实践美学的尾声阶段,包括李本人在内,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反思实践美学,提出“感性生命本体”的概念,认为破译“人为什么生存”是哲学和美学的首要研究任务,同时美学变成了一形而上学的乌托邦。 要客观评价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必须以他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实践观点是李泽厚50年代用来重新解释唯物主义、廓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清除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的,所以实践概念一开始在他那里就不仅是为阐明一种美学,而是为美学寻找一个哲学根基。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泽厚的探讨是富于启发的,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对实践概念不断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重视人类感情心理的建立,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个层次。他揭示了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性,使美学研究既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上又基本符合它自身的特点。在当时可谓成绩斐然,无人望其项背。但实践美学也存在问题,根本问题就在于它试图以实践(而且基本上是物质实践)来解释所有的美学现象。应当看到,实践美学应该而且可以告诉我们的是:审美客体如何形成?存在于哪里?人作为审美主体又是如何生成的?人何以能够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审美客体,又何以能从被创造的审美客体中获得审美享受?但审美活动显然远远不止这些。李泽厚本人由实践范畴向心理情感、个体感性视角的转移也说明了这点。 实践美学把美与审美主体当作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主张美是事物的客观社会属性,在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及至80年代后主体性实践美学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美学原理研究的发展,具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实践美学克服了传统唯心主义美学的直观性和片面的主观性,为解决美的主客观问题找到了一个好的开端。但实践美学也有明显的理论局限和历史局限,存在强调审美的社会性而不够重视个体性的缺憾,有理性乐观主义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