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是个新课题、大课题,和它的迅速崛起以及高速发展实际相比校,理论上的研究却明显不够。近几年来,我们走出校门,同几百家乡镇企业交往过,还同其中的一些企业建立了联营体。我们同不少乡镇企业分享过利益,承担过风险,深深地了解他们的苦衷,乡镇企业是在歧视中诞生,争议中成长,责难中壮大。乡镇企业是越看越可爱。时至今日,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1978年全国乡镇企业(当时称社队企业)总产值是493.07亿元,职工人数2826.56万人;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23500亿元,职工人数达到1.2亿人。这一切说明:乡镇企业预示着中国农村的明天、预示着农业人口占百分之八十的中国改革前景。 从独木桥到阳关道:历史和现实 追根溯源,现在意义上的乡镇企业,其胚胎正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手工业。农村手工业的存在和发展,是我国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并且影响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乡镇企业实际上是手工业的延续和再创造:手工业的品种类型及发达程度与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及发达程度在地域上表现出类同和正比关系。 作为乡镇企业真正的历史起点,则应该是五十年代兴起的社队企业。从社队企业的兴起到今天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地位的奠定,从山高水险的独木桥到天高地阔的阳关道,中国乡镇企业走过了极不平坦的历程。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到1957年全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比较繁荣的局面。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手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复苏。农村中大批的手工业者和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加入了手工业的合作社,并以副业组的形式办起了一批具有农村工业雏型的小型企业,对活跃农村经济起了很大作用,并因此而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头七年生产关系变革的成功以及相当程度上由此而导致的生产力全面的蓬勃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但同时也诱发了人们的幻想。生产关系的剧变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捷径接下去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农村经济组织的变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全面铺开,人民公社化运动席卷中国大地,“大跃进”、大炼钢铁使农村工业出现了暂时的“奇迹”:1959年底,公社小型工业企业达到70多万个,职工达到500万人,产值超过100亿元,占当时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但是接下来的事实无疑是对由美好愿望和革命热情所创造出来的“奇迹”的当头一瓢冷水。由于盲目发展,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经济发展严重失调,社队企业被迫下马。 五十年代末社队企业的首次兴起作为一次硬性灌输的结果,必然地导致了六十年代初社队企业的全线萎缩。从1961到1963年,全国社队企业工业产值依次分别降为19.6亿元、7.6亿元4.1亿元,出现了第一次低潮。“文革”开始后,社队企业被当作“以钱为纲”和“资本主义道路”而遭到批判和扼杀,社队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七十年代初中央对社队企业的政策有些松动,1970年召开的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在农村利用本地资源兴办小型企业,为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大工业服务;同时:“上山下乡”运动采取了知青家长单位与知青所在农村社队直接挂钩的办法;再加上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以粮为纲”的单一经济在农民生活需要的压力下已开始动摇,于是各地就利用城市由于“停工闹革命”让出的市场,纷纷发展社队企业。江苏农民首先触犯“以粮为纲”的“天条”,办起了一大批农机厂、农具厂等小型企业。尽管当时的外部环境并不适合社队企业的发展,但政治冲击却不能完全阻止经济规律的作用,客观经济规律依然毫不留情地运行,在逆境和夹缝中,社队企业顽强地生存并发展起来了。今天令人惊叹的苏南乡镇企业正是在这一阶段形成了现有模式的基础。七十年代初社队企业的一次试探性推进,意想不到地导致了第一次真正的发展高潮的出现。社队企业总产值1974年达到180.9亿元,1975年215亿元,1976年272亿元,1977年391亿元,1978年493.07亿元,四年共增长1.7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8.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样地对社队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社队企业继续高速发展,总产值从1978年的493.07亿元增加到1983年的1016.83亿元,五年共增长106.2%,年均增长速度为15.6%;1978年社队企业共吸收农村劳动力2826.56万人,到1983年达到3234.64万人,比1978年增长14.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队企业五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改革的背景下初步显示了农村非农化的必然趋势,也标志着农村自然经济形态即将被商品经济形态所替代。 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向深层次发展,社队企业本身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并由此而限制了农村非农化趋势。同时,由于理论的局限和认识的模糊,即使“四人帮”被粉碎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了,1979年还搞了一个关于研讨与打击“新生资产阶级”的小运动,把一些企业的头头社为“新生资产阶级”。所幸的是为时不长,也无法进一步展开,不久也就不了了之。但是,这些企业也只能若明若暗地存在,而不能理直气壮地发展,它的地位也被另眼看待。这种局面持续到八十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