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二次开发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第一次开发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经济效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全方位与深层次的现代开发;是北大荒向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伟大进军;也是垦区产业结构的一次大转换。 一、北大荒第一次开发后的产业结构状况 北大荒经过40多年的开发即第一次开发,累计生产粮豆7927亿公斤,上交国家和提供市场粮豆401亿公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业综合改革的试验基地,成为较为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区域。 但是,由于北大荒的第一次开发,主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以数量扩展为主要特征的外延性开发,目标比较单一,即多开荒、多打粮、多交粮,因而建立的农场几乎是千人一面的机械化谷物农场,奉行单一的以粮豆为主的种植业模式,再加上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因而在产业结构上至今仍存在不少弊端,主要是结构不合理与整体的落后性等两大问题,表现在: 1.从三大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看,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这是垦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落后性的总体反映。以1990年为例:一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54.4%;二产为25.5%;三产为20.1%。垦区至今仍然是一个以一产为主即以农为主的经济区域。农业基础设施的欠缺决定了垦区农业仍主要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一遇大的干旱与洪涝灾害,就大幅度减产,使垦区经济大起大落。加上农畜产品的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和市场风险以及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原因,使农业效益大受影响,从而也大大制约了垦区经济的发展。 垦区的第二产业相对落后。在一次开发中虽然也建起了一些工业,但初期建设的工业几乎完全是自给性的,如各个农场都有老四厂——粮油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砖厂和农机修造厂,以及后来建起的农用工业企业,如化肥厂、收割机厂、机械厂等,直到一次开发后期,才比较多地建起了一批农畜产品加工厂,如糖厂、浸油厂、乳粉厂等及一批面向市场的工业企业。 现在,垦区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为垦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但是,作为经济主导部门的工业,在垦区经济中,比重小、水平低、效益差,因而影响和制约了垦区经济的发展。另外工业自身也存在着:布局不甚合理、结构不太协调“小”(小型企业多、规模小)、“散”(分散、社会化程度低)、“同”(结构趋同、产品雷同)、“闲”(达产率低、设备闲置)现象比比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经营不善、管理粗放、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种种问题,都需要通过二次开发来加以解决。 垦区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公用事业、生活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各类技术服务业,以及教、卫、文、体、党、政、军、警等部门。 由于垦区的农场大多是在地处偏僻、开发难度很大的亘古荒原上建设起来的,因而给发展第三产业带来很大困难;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使垦区流通和服务部门很不发达,特别是商贸、仓储、信息咨询和公用事业等方面,更是短腿,因而大大制约了垦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垦区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 2.从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看,也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 (1)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比例关系反映出垦区农业结构仍属单一。以1990年数据为例,农业总产值中五业的比例为:种植业86.7%;林业0.8%;牧业10.6%;副业1.1%;渔业0.8%。种植业占了绝大部分,林牧副渔四业仅占13.3%。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种植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它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将逐步下降,而畜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根据有关数据,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美国为90%,英国为99%,法国为57%。由此可见,垦区的农业要达到发达水平,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2)农业与工业部门除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外,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部门内部结构低级化问题。所谓部门内部结构的低级化是从产品加工深度或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而言的,即产品的加工深度太浅或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太少。仅以垦区的主产品之一的小麦为例,垦区1993年生产小麦1597071吨、加工成小麦粉229334吨,占当年小麦产量的17.9%,即是说有82.1%的小麦是以“原”字号形式上交和出售的。小麦的进一步加工则微乎其微,如1993年加工挂面13238吨,占当年小麦总产量的0.83%;而加工成糕点、饼干和面包等则更是少得可怜,共计约2019吨,占当年小麦总量的0.13%。全国的食品工业,只加工了全国农副产品收购总量的5%左右,比例已属很低了,而垦区的比例还不到全国的五分之一,这说明垦区的很大一部分效益随其主要产品——粮食的附加价值的流失损失殆尽。 部门内部结构的低级化,与垦区的技术结构和企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技术的落后和技术结构的不合理,直接限制了产品的加工深度。另外,垦区企业结构的小型化和分散化,无法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不能利用一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同样也限制了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其科技含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