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乡镇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全省乡镇企业共80万个,其中村以上集体企业8万个,共有从业人员690万人。1993年,乡镇企业产值275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5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被称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在我省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1-6月,全省乡镇企业产值1980亿,比去年同期增长75.7%,预计全年可突破4000亿大关。 我省乡镇企业能获得如此快的发展,主要的经验是: (一)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共识,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来抓。 我省历届的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过问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讨论、研究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帮助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资金、税收、人才和产品销路等问题。地、市、县的一些领导同志,更具体、更深入地抓发展乡镇企业的工作。特别是,我省发展乡镇企业的十三强县——绍兴、萧山、鄞县、湖州市区、慈溪、余杭、桐乡、海宁、余姚、上虞、诸暨、黄岩、温岭,当地县(市)委、县(市)政府的领导一心扑在乡镇企业上,以主要精力抓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更新观念,大胆起用人才。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是人才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要靠各种因素的作用,但关键靠人才。有了人才,没有资金,可以借贷经营,借鸡生蛋;没有资源,可以从外地调剂,在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相反,没有人才,资源再丰富,也转化不成经济优势。 在人才问题上,我省各地领导敢于排除各种干扰,更新用人观念,及时起用了一大批能人,奠定了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全省涌现出了如鲁冠球、徐文荣、徐灿根、陈张海、朱重庆、沈爱琴、夏柏潮、庞清年等一批有胆有识的优秀企业家。正是这批优秀企业家成了发展我省乡镇企业的开路先锋。有的人才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如脾气坏,工作方法简单,有的与领导或者与群众关系不好。但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应大胆起用他们。 在人才问题上,不仅要发现、使用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我省各地乡镇企业主管部门都设立了培训机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培养乡镇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三)坚持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放手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 为促进乡镇企业更快发展,我省一直采取“多轮驱动”的方针,让乡镇、村、个体、私营、联户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共同发展。长期以来,对要不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争议颇多。我省各地的领导及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对于多种经济成份平等看待,不限比例看发展,不限速度看效益。温州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率先发展。受其影响,台州地区的黄岩、椒江、温岭、玉环等县(市)及义乌市、诸暨市等地的个体、私营经济也后来居上。在上述地区,个体、私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中的主要成份,产值、利润、税收均占60%以上。对于欠发达地区,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通知》,采取18项扶持政策,要求这些地区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步伐。省财政拨出1000万,作为这些地区的扶持资金。丽水、衙州地区,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提出了“改革开路,政策扶助,科技翻身,人才致富”的加快发展之路,使这些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1993年,全省乡镇个体、私营企业产值837亿,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0%。预计到1994年底可到40%左右。个体、私营企业与乡镇集体企业相比,机制更灵活,利益更直接,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有一个高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四)发展市场,搞活流通,保证乡镇企业的产供销的循环和平衡。 乡镇企业的产、供、销,从乡镇企业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纳入过国家计划的轨道。产供销的循环和平衡,一直是靠市场调节。所以,搞活流通就成了乡镇企业的生命线和发展线。 我省搞活流通的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发展市场,一条是发展农民购销员队伍。这两条又互为影响。 先看发展市场。全省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市场4000多个,大多数都集中在乡镇。这些市场的经营主体是农民,销售的是乡镇企业的产品。著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柯桥轻纺市场、路桥小商品市场、桥头钮扣市场、柳市电器市场、瑞安工业品市场等,为销售当地乡镇企业产品,为农民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紧随生活资料市场之后,生产要素市场也在我省城乡各地先后发展起来。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的建立,使乡镇企业能及时地从市场上获得各种生产要素,优化了资源配置。 再看农民购销员队伍。我省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之后,一部分人投入到乡镇企业,从事生产。另一部分则进入流通领域,组织成了一支庞大的农民购销员队伍。这些人走遍了全国的山山水水,熟悉各种购销渠道,了解各地的市场行情,把我省乡镇企业的产品推销到了全国各地。农民购销员在推销产品的同时,还传递了各种信息,有助于我省乡镇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农民购销员另一个突出的作用,是为乡镇企业提供产前的流通服务。他们从全国各地接来产品订单,签订合同,交给乡镇企业生产。这样,在产品还未生产出来之前,注定销路已经打开,从而大大加速了乡镇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五)产业结构多元化,使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有广阔的天地。 我省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产业结构多元化。乡镇企业产品品种齐全,除了飞机、火车不会制造之外,其它的产品应有尽有。这样齐全的产业结构的好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行不行有那行。齐全的产业结构,不仅能使众多的产业在竞争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回旋余地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风云瞬息万变,没有一种能永远称霸市场的产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更换产品,才能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的市场风云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之所以能走出困境,一次比一次有更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其二,产业结构轻型化。产业结构在多元化的前提下,以轻纺、机电、化工、建材、建筑、食品为重点。特别是轻纺行业,是我省乡镇企业的第一大产业,它包括丝绸、化纤、服装、鞋类以及其它小百货。全省4000多个商品市场,销售的商品绝大多数是轻纺产品。我省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地区——绍兴地区,是以生产化纤布为主的。丝绸产品主要集中在杭嘉湖地区。服装、鞋类遍布全省各地,尤以宁波、温州为主。轻纺产品适应城乡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市场占有率高。我省乡镇企业之所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轻型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