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主题与民族精神的交融

——试论江泽民总书记的青年教育思想

作 者:
石晶 

作者简介:
石晶: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9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面对日趋激烈的以科技、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国际竞争,面对在中国的社会变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远见卓识关注青年、重视青年,把青年和青年问题同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创建了体现民族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青年教育思想。

      在对青年的判断上,相信和重视青年,寄希望于青年一代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青年与社会同频共振的20年。青年既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积极拥护者和有力推动者,同时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曲折萦回的改革进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80年代末,由于政治风波,社会对青年的评价和青年对社会的信任程度同步降低。如何看待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如何引导教育广大青年,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出发,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当代青年的特征,做出了符合实际而又鼓舞广大青年的判断。

      1.青年的主流是好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任的。1989年11月,刚刚就任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同志给北京医科大学的一名学生回信,阐述了他对当代青年的基本估价,他说:“我们年轻一代的心是纯洁的,主流是好的,青年中有一大批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他们代表了当代青年的主流。”江泽民同志对当代青年的这一基本判断贯穿在他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一系列论述之中,并日益成为全党关于新时期青年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2.青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和关心青年的成长。江泽民同志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高度强调青年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党的各级干部:广大青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江泽民同志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1998年6月5日在与团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他要求全党全社会要从永葆中华民族生机与活力的高度,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热情关心青年一代成长。在干部选拔上,要把干部年轻化“当做体制改革的中心目标,选拔一些政治上好又比较年轻的同志,把他们一步步提升起来”(1994年12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培养出一批三、四十岁的优秀政治家、军事家、经济管理专家和外交家。在科技领域,“要重视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为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派他们在关键岗位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同志对青年的信任、重视,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青年的希望,也构成了江泽民同志青年观的基石。

      在青年道德教育上,突出民族优秀传统,大力倡导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是对青年进行教育的宝贵财富。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教育青年。希望全社会都能保持和发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在民族优秀传统中,江泽民同志特别重视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他指出,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通过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青年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要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性质和肩负的使命决定了党的艰苦奋斗的本色,也决定了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次伟大的创业,进行伟大的创业,就必须有伟大的创业精神。青年一代担负着面向21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重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江泽民同志关于用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青年的思想在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施纲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中得到贯彻和体现,为青年的思想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注入了极富营养的养素,并为广大青年所认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在青年教育方式上,突出青年性和时代性,倡导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

      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事业,打破了极左思想的桎梏,造就了中国社会思想与精神的大解放。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元发展,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极左路线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些已经不适应多元化的青年群体需求且缺乏时代特征。同时在实现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过程中,一度产生了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偏差,使青年和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一段时期呈现出滑坡的趋势。对此,江泽民同志在构建适应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青年教育模式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思想。

      1.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承认青年多层次结构和多层次追求的社会现实,针对不同层次的青年特点,采取务实的态度和手段,从合格公民教育入手,在把青年一代造就成为遵纪守法、勤劳勇敢的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引导更多的青年成为坚定的爱国者和具有崇高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这一原则的提出,使青年教育更加贴近青年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使青年教育工作的实践效果大大增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