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求和探索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原文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5周年之际, 回顾中华民族在近现代走过的曲折历程,面对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肩负的崇高使命,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全部实践中贯彻着一条主线:为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

      一、从历史要求到历史自觉

      现代化是个世界性的潮流,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又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条件提出的历史要求和历史任务。

      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辉煌。到元代和明代,经济发展还处于世界的前列,到清代的前期,仍然是世界的强国。但是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从西欧到北美,一批国家逐步走上了现代化道路,而中国被排除在外。这种情况势必对我们民族的兴衰存亡提出挑战。特别是先期现代化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制度的掠夺性和扩张性使得工业文明带来的成果成了威胁我们民族独立和存亡的一个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救亡和发展成了中华民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成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经过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这两大历史性的转变之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在这样的历史巨变中,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救亡的问题基本解决,于是发展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就突出出来了。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还会反过来影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我们获得的独立和解放得而复失。因此,发展的问题成了我们民族在当代更为重要的问题。

      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集中起来就是发展问题,即现代化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毛泽东对此是十分清醒也十分重视的。在党的七大报告中,他就说过,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单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这里讲了两大任务,除了人民的解放,还有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建国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进一步强调,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任务。因此,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毛泽东把工业化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同时进行的两大任务。特别是在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党的八大,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明确地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即使在他晚年错误的时候,他还热切地追求着中国的现代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两次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写上的。

      但是,要在党的工作中真正确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历史地位还真不容易。如果说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提四个现代化,那么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二提四个现代化,1977年党的十一大是三提四个现代化,但都没有能够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真理标准讨论过程中,邓小平毅然提出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1978年9月从朝鲜访问回来时, 他在东北视察的过程当中,在辽宁和吉林两次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这个东北谈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起了先导的作用。11月10日至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原来准备讨论农业问题和国民经济规划问题,由于邓小平东北谈话当中提出这么一个重大的建议,所以常委会决定改变会议的主题,着重讨论邓小平的建议。于是,在这次工作会议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应该说,这样的战略转移是来之不易的,坚持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在党中央作出这个战略决策前后,为了阐明实现现代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地坚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地位,邓小平从各个方面作了理论论证。就其主要方面而言,第一,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第二,他说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第三,他说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了,而是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第四,他指出对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第五,他说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政治路线,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以外,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这条路线,坚持这条路线。这些认识表达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民族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总结。

      为了把这种认识和总结变成全党的、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的战略任务。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地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增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自觉性,也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不断地发展自己,努力增强综合国力。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已经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自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