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新发展

作 者:
易钢 

作者简介:
易钢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地址:广州市 邮码:510642

原文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业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重农思想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经济思想。从传统的“以农立国”观到毛泽东的“农业为基础”论,再到邓小平的“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的思想,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变化和农业经济的演变不断发展、创新,不仅成为我国农业思想史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指导我们今天农业发展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

      一、“以农立国”,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主题

      中华民族以农业立国,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农业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联的,重农思想源远流长,其萌芽于上古传说,形成并巩固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家的经济思想中,在其后古代漫长的岁月中,重农思想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以农为本,一切围绕农事治国,成为历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奉行不替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治统治思想。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农业与国家、与统治紧密相联,没有农业就没有国家,就没有统治者的地位。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众多的古代思想流派中,也都毫不例外地重视农业的地位。《管子》的作者明确指出,应将重农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他们认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加强农业生产,扫除一切有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障碍,不务农事的统治者要想自己在统治长久是不可能的。“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注:《管子·五辅》。)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农业是一面最好的镜子。儒家在政治上崇尚“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核心的“小康”社会。同样,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也是崇尚农业的。

      2.农业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对于农业,中国古代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把农业看作是财富之源,从农事可以“生九谷”或“长地财”。反之,“农事缓则贫”。 (注: 《墨子·非儒》。)早在李悝那里,就倡议“尽地力之教”(注:《史记·孟荀列传》。)。也就是要“垦田勤谨”,只有发展农业才能获得财富。《管子·五辅》讲:“垦田畴”,“则国家富”。“庶人耕农树艺,则财用足”。荀子更是肯定农业是唯一的财富生产部门,“仕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注:《荀子·富国》。)明朝农学家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十分强调农业是财富“所自出”这一根本原理,从“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故只有粟帛才是财。”(注:《农政全书·旱田用水疏》。)这样的财富概念出发,来研究财富产生的根源,“讲求财所自生”,必然得出“农者生财者也”的结论,而且“财者生于地则不竭”(注:《徐文定公集》。)不仅农业生产财富,还意味着农业是财富生产永不枯竭的源泉。

      3.农业是富国强民之本。南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高度概括了老百姓生活的“要术”,也即统治者统治的“要术”:“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注:《齐民要术·说杂三十》。)。富民强国与农业生产紧紧联在一起。《管子》作者认为,“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仓禀实而囹圄空”(注:《管子·五辅》。)。古代的强国,首要的是兵力的强大,秦朝的商鞅是较早认识到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加强封建君主统治的人,因而提出农战(耕战)政策,要发展农业来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以称霸天下。用他的话说就是:“故治国者欲民之乃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注:《商君书》。)军队是国家的保障,农业是保障的保障,一定的军粮储备是军队的命运所在,即使你有固若金汤的城池,有雄兵百万,假若你缺乏军粮,也是退不能守,进不能攻。如《汜胜之书》所说:“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实天下之命”。北宋范仲淹在他提出革新时政的建议中,阐述了重农才能富民,富民才能稳定社会的主张。他说:“臣观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衣食足……则寇盗自息,祸乱不兴。”(注:《范文正公集·答手诏条陈十事》。)在古代中国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重农传统下,古代的思想家们一再告诫,“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注:〔东汉〕崔湜《政论》。)古代的统治者大多懂得这个道理,汉朝初期的文景二帝,总结自己的统治经验,就在于发展农本经济。在他们的诏书中都申述这个原则:“夫农,天下之本也。”(注:《汉书·卷四·文帝纪》,《汉书·卷五·景帝记》。)

      4.重农必须重民,重民才有江山。重民思想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有不同的要求和含义,也有不同的政治目的,然而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在一定范围注重老百姓的利益,这一点是共同的。其积极的方面有以下几点:第一,要“爱民”,把农事摆在基本国策的位置,就必须体察民之疾苦;第二,要“节用”,不要挥霍无度;第三,要“利民”,要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一是“分田而耕”,也不是使耕者有其田;二是“薄税敛”,就是剥削有度,给老百姓发展的余地。如商鞅提出的发展农业的20条措施中就包含有这一些命题:“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注:《牧民》。)“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注:《权修》。)自周公要求子孙们要“知稼穑之艰难”后,历代君王作为家训承继,也为众多的思想家们津津乐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