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迁都重庆之中央研究院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民国档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央研究院致重庆市政府电

      (1947年2月27日)

      重庆市政府张市长勋鉴:子篠市秘编代电奉悉。本院随同国民政府西迁,在渝市约历八年又十月之久,抗战时期仰承贵府及渝市公私机关团体之协助与指导,还都之后,追念往事,弥增感纫。承属撰本院留渝史实,俾刊入市志,当应遵办。兹依规定格式,撰拟抗战时期迁都重庆之中央研究院一稿,随电附奉,即希查照汇编为荷。国立中央研究院。〔卅六〕院总丑()。印。

      附件如文

      抗战时期迁都重庆之中央研究院

      一、抗战发生前本院概况

      本院于民国十七年创设于南京,按组织法第一条规定:“直隶于国民政府,为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第二条规定之任务为:“一、从事科学研究;二、指导、联络、奖励学术之研究。”成立之后,陆续设立各研究所,直至二十六年抗战发生时为止,已设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及动植物等十研究所。理、化、工三研究所设于上海,其余各所均设于南京。并设总办事处,以办理全院一般行政事宜,设于首都所在地。

      本院置院长一人,综理全院行政事宜。置总干事一人,承院长之命,处理全院行政事宜。研究所设所长一人,综理所务,并指导研究事宜。

      二十四年秋,遵照本院评议会条例,创立评议会,本院各研究所所长为当然评议员,另依法由全国各大学教授选举者为聘任评议员,均由国民政府聘任之。本院院长为当然议长,评议会决定本院研究学术之方针,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之合作与互助。向例每年举行年会一次,必要时亦得召集会议。

      本院首任院长为蔡孑民(元培)先生。抗战发生后,本院奉命西迁,蔡先生以年老体衰,养疴于香港。是时总干事为朱家骅,因奉命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总干事职务由本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代理,在其任期内,担负本院西迁之重责。时物理研究所所长为丁燮林,化学研究所所长为庄长恭,工程研究所所长为周仁,地质研究所所长为李四光,天文研究所所长为余青松,气象研究所所长为竺可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为傅斯年,心理研究所所长为汪敬熙,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为陶孟和,动植物研究所所长为王家楫。

      是时评议会之人员为:(一)议长蔡元培,(二)秘书翁文灏,(三)当然评议员蔡元培、丁燮林、庄长恭、周仁、李四光、余青松、竺可桢、傅斯年、汪敬熙、陶孟和、王家楫,(四)聘任评议员李书华、姜立夫、叶企孙、侯德榜、吴宪、赵承、凌鸿勋、李协、唐炳源、秉志、林可胜、胡经甫、谢家声、胡先骕、陈焕镛、叶良辅、翁文灏、朱家骅、张云、张其昀、郭任远、王世杰、何廉、周鲠生、胡适、陈垣、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吴定良。

      二、本院西迁之经过

      本院之设备自成立以来,力求充实,以利研究工作之进行。在抗战发生以前,各研究所之图书、仪器、标本等之丰富,与国内学术机关比较而言,已属首屈一指。尤以古物善本等项之搜集搜藏,甚为丰富,不独为国内所仅有,亦为世界学者所珍视。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未几上海战事爆发,本院深恐此种宝贵设备万一摧毁,为求安全保存起见,乃于是年秋八月,将各所之重要设备,运至南昌莲塘江西省立农学院内保存。

      二十六年十一月,战事日益紧急,是月中旬本院奉命西迁,原在京沪两地之各所处,遂全部迁入内地。除气象研究所迁至汉口外,其余各所处均迁至湖南长沙及衡阳之南岳。继又将动植物、社会、心理三研究所迁至阳朔,地质、物理两研究所迁至桂林,历史语言、工程、化学、天文四研究所迁至昆明。

      本院最初迁入重庆市者为气象研究所,该所于二十七年一月中旬由汉口到达渝城,初在通远门兴隆街设办公处,二月中旬又迁至曾家岩之隐庐。二十八年五月迁至北碚,直至抗战胜利时为止。

      本院总办事处于二十六年十一月暂迁置于长沙圣经书院。国府西迁至重庆,应即迁往,因交通困难,二十七年二月十日始到达重庆。因兴隆街气象研究所办公处狭小,旋与该所同迁至曾家岩隐庐。二十八年春迁至上清寺聚兴村八号,二十九年又将总办事处移至牛角沱生生花园内,聚兴村八号改为职员宿舍。是年敌机大轰炸,聚兴村八号被炸,乃又移至聚兴村二十二号。三十三年春,本院在国府路三三七号自建房屋落成,总办事处移至国府路新厦,生生花园及聚兴村二十二号均作职员宿舍。

      二十九年十二月,动植物研究所自阳朔迁至重庆北碚,心理研究所则迁至桂林,社会科学研究所迁至昆明。三十年社会科学研究所暨历史语言研究所自昆明迁至四川南溪县之李庄。

      三十三年桂林沦陷,本院物理、心理、地质三研究所先后迁渝,物理、心理两研究所设于北碚,地质研究所初假小龙坎四川地质调查所办公,旋设所址于沙坪坝。

      抗战期间,本院组织亦有扩充,三十年增设数学研究所筹备处于昆明。三十三年将动植物研究所分为动物及植物两研究所、均设于北碚。同年又增设医学研究所筹备处于歌乐山龙洞湾上海医学院内,增设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于南溪李庄。

      直至抗战胜利时,本院各单位分设于重庆、北碚、李庄、昆明四区。上述之四区,为本院习用之称谓,实则设于北碚及重庆者,均可称为重庆区,计有总办事处、地质研究所、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心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等八单位。在四川李庄者有历史语言、社会科学及体质人类三单位。在昆明者有天文、化学、工程、数学等四单位。而此七单位之一般行政事宜,均统由在渝之总办事处办理之。由此可见抗战时期本院与重庆市关系之密切。在渝期间,重庆市公私机关团体及士绅,对本院之协助及奖饰不胜枚举,感荷无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