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东风唤不回

——两岸关系研究手记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望喜 本院历史系副教授 江苏南京,210003

原文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台湾自古是我中华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与炎黄子孙的大团聚,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1956年1月3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常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他代表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是愿意回到大陆省亲会友的,都可以回到大陆上来。凡是愿意回到大陆来参观和学习的,也都可以到大陆上来。凡是愿意走和平解放台湾道路的,不管任何人,也不管他们过去犯过多大罪过,中国人民都将宽大对待,不究既往。凡是在和平解放台湾这个行动中立了功的,中国人民都将按照立功大小给予应得的奖励。凡是通过和平途径投向祖国的,中国人民都将在工作上给以适当的安置。”(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99页。)6月28日,周恩来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正在增长”,“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只要大家以民族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我们仍然可以重新携手团结起来。”(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00-202页。)7月16日,在会见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时,周恩来明确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问题。他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有第三次合作呢?中共中央还通过在香港的章士钊转信给蒋介石,传达对台政策内容,并说“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1957年4月16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也说,我们还准备同国民党举行第三次合作。1958年,毛泽东在为彭德怀起草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正式提出“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并称:台湾如果归回祖国,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水里的鱼都是有地区性的,毛儿盖的鱼到别的地方就不行。美国不要蒋时,蒋可以来大陆,来了就是大贡献,就是美国的失败。还说,蒋同美国的连理枝解散,同大陆连起来,枝连起来,根还是他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他的一套。关于军队问题,可以保存。我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减政,让他搞三民主义。1960年初,毛泽东还把我党对台政策进一步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归回祖国;“四目”指:(1)台湾归回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都尊重蒋介石的意见;(2)所有军政费用和政治建设的一切费用的不足部分,全部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造可以从缓,一定等到条件成熟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实行;(4)双方互不派特工人员,不做破坏对方团结的事情。(注:《求实》,1990年第7期。)此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多次申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愿望。1978年11月,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罗伯瓦克时,第一次谈到了台湾可以保持现有社会制度的问题。即“和平统一实现以后,台湾可以保持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注:《“一国两制”与台湾前途》,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同年底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等文件中均宣布了我党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为表示诚意,宣布人民解放军从1979年1月1日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同月30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又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归回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学习回答》,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页。)两月后,邓小平在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明确指出,我们始终考虑到台湾的特殊地位,不改变那里的社会制度,不影响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拥有广泛的自治权,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当然不可能有两个中国,也不可能有一个半中国。至此,争取台湾归回,和平统一祖国已成为全党全国军民务必遵循的战略任务。为了增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邓小平于1980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强调,“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始终是摆在我们日程上面的一个重大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0页。)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台湾归回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即建议国共两党之间举行“对等谈判”,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商、通航以及探亲、旅游和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等,其中特别阐明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以及同国外经济文化关系“三不变”的政策,并可保留军队。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先生时,又就以上内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谈到台湾可以维持原有的制度,维持独立的立法权以及现行法律,可以独立司法,终审权不必到北京,可以使用特别的旗帜,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在不构成对大陆威胁的情况下向其他国家购买武器,并保证*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等等。为了使上述努力付诸实践,邓小平于1984年10月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正式加以理论概括为“一国两制”。1995年元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立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新建议。以上这些,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始终不渝地追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款款诚意。

      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后,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建议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政策,一味穷兵黩武,变本加厉地进行颠覆大陆的一系列军事活动,幻想有朝一日反攻成功,东山再起。几十年来,为了实现其“反攻复国”的美梦,台湾当局根据国际、大陆及岛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曾先后三次对其军事战略方针进行过重大调整。

      第一次:1949-1972年,为其“攻势战略”时期。

      退台伊始,随蒋而至的60多万残兵败将处于极度混乱的绝望之中,他们因前途莫测而惶惶不可终日。1950年3月1日,蒋介石遂行“复职”。随后,便信誓旦旦提出“一年准备、二年进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反攻复国”计划。为此,蒋介石决定对这些弱不可恃的属下进行一番整饬肃正,以剪除异己、厚植“精英”,提高反攻战力。整肃中,先后以“通匪”、“叛乱”、“渎职”等罪名,枪毙了国民党原浙江省主席陈仪、原副参谋总长吴石、第四兵站总监陈宝全等,判处原第六兵团司令李延年、第73军军长李天霞有期徒刑各20年。此外,还以实行“军官假退除役制度”为名,用“评议委员”、“道德重整会专家”等虚职,将军中要人阎锡山、白崇禧、何应钦、顾祝同、徐永昌、何键等一一逐出军界,从而强固了蒋氏政权统治。同年6月,一贯垂涎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的美国政府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改变了“弃蒋”政策,这无疑使蒋介石政权获得了一线生机。为了进一步武装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政府在派遣第七舰队协防台湾、第13航空队进驻台湾的同时,加强了对台湾的军事卷入。1950年下半年开始,在台的美军与国民党军组成联合部队,由麦克阿瑟统一指挥。1951年5月,美国向台湾派驻了777人的庞大军事顾问团,充斥各指挥机构,同时送给国民党军队足以装备20个师的美式武器。1954年12月2日,美蒋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这样,台湾当局每年可从美国那里得到巨额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到1958年下半年,美国在台湾的顾问团人数已达1536人,驻台美军超过15000人,形成美台军事合作的最高潮。据此,台湾当局认为其安全得到美国的有效保护,于是便提出了“厚植反攻战力”、“伺机反攻大陆”的“攻势战略”方针。

      1958年,中东地区相继爆发战争。台湾当局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已到,下令“台、澎、金、马地区之国军各单位,取消所有官兵休假,各级部队立刻进入战时戒备状态”。为了惩罚美蒋对大陆的一系列骚扰和破坏,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援中东人民的反帝斗争,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最高领导层断然决定:对金门、马祖蒋军采取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就是震动世界的炮击金门。此役,经过美国刻意“包装”的国民党军队遭到沉重打击,被毙伤官兵7千余人,其中“国防部长”俞大维、“金防部参谋长”刘明奎受伤逃命,而“金防部副司令”赵家骧等则命赴黄泉;击落、击伤飞机36架;击沉、击伤舰船27艘;摧毁各种工事320余个,火炮68门以上。损失虽然惨重,蒋介石政权却倚仗源源不断的美援,仍然一意孤行,频频派遣武装特务寻衅滋事,至70年代初,先后进行了140余次窜犯袭扰活动,均被我沿海军民全歼,致使台湾当局的“反攻复国”美梦幻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