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溃败是从东北战场开始的。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获得全境解放。随后,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挥师入关,从而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的历史进程。 东北战场形势发展快,其直接原因是我党军队的迅速壮大,而追根溯源,这一方面得益于当时的外部环境主要是苏联红军对东北的占领,得益于苏方对中共军队进军东北提供的种种便利,另一方面则应归功于中央军委对东北问题的英明决策和对东北工作的正确领导。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认为,我党在东北的军事力量和东北军事形势的超常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关内其他战场相比,我军在东北具备不少独特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既占有“天时”、“地利”,又占有“人和”,这是后来局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东北优越的国际地理位置为我党在此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提供了充分可能性 在我党历史上,根据地是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靠不断打破敌之“围剿”或粉碎敌人“扫荡”而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多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解放战争中,形势虽有较大好转,但关内各解放区仍处四面临敌状态,我之解放区城市几乎全遭敌人占领过。但我党在东北却有着与此完全不同的形势。在地理上,东北背靠苏联和蒙古,南边与朝鲜隔江相望,西南部则是我党已创建多年的晋察冀根据地。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党在东北特别是北满地区建立起根据地,国民党就无法对我形成四面包围,甚至也无法对我实行两面夹击。只要我党在东北站住了脚,我们就第一次有了一个无后顾之忧的安全庇所,有了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可靠根据地,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党在北满建立的根据地,成为有史以来最稳固的根据地,成为东北我军强大可靠的后方基地,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充分估计到了东北的地理环境优势,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就提出了战后全力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他认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注:《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758页。) 二、东北辽阔的疆域为我军进行大规模运动战提供了理想战场 解放前的东北除现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外,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和冀东地区,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这一广阔的地域为我军进行运动战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只在1946年6月四平战役后,打到过松花江边,最多占领了东北29%的面积,尚不到30万平方公里。我党在东北最困难时,北满根据地仍有一千余里的纵深,我军绝无无路可退之虑。而进入东北的30万国民党军队,散布于这3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之后,大部只能专司分散守备,机动突击力量已很为有限,打人的拳头已变成了张开的五指,因而已无力继续向松花江以北推进。为了得到整补时间,国民党同意双方在东北停战,停战时间原为15天,实际停了4个月。到同年10月,经过整补的国民党军队才又在南满用兵。这就给了东北我军较充裕的时间创建根据地,整训野战军。而当我在东北站稳脚跟后,国民党在战略上就处于我南北(满)夹击之中。战略反攻开始后,我更利用东北的地域之利和敌人分散守备的特点,或长途奔袭,攻歼分散之敌,或围点打援,在辽阔的黑土地上,纵横驰骋,进退自如,充分发挥了我军之运动战特长,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与东北地区相比,关内各解放区都缺乏这样的地利条件。如华东野战军就因战场狭小,使部队发展和作战能力受到了相当限制。解放战争开始时,华东军兵力最为强大。战争第一年,华野战果也最为辉煌。但由于华东战场过于狭窄,华野在战争中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从1946年7月到1947年7月,华东我军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从苏中退入山东,从鲁南撤到鲁中,到胶济路全线及以南地区全部被敌占领后,再也无路可退,只好分兵出击,开始进行艰难的外线作战。部队外线作战,远离后方,物资供应、伤员安置、兵员补充、战机捕捉都较内线作战困难得多,不但部队作战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会遭受严重减员。这种境遇,东北野战军是不会碰到的。 三、东北丰富的物产和先进的工业为我军的迅速壮大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同时也是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的较量。我党下决心在战后全力争夺东北,也是看准了东北的经济条件将对战局演变发生深远影响。 在中国,东北物产的丰富是闻名全国的。青一色黑钙土的东北平原是旧中国最大的粮食产地,大豆、高粱的产量居全国之冠,小麦、水稻也位居前列,由于土地肥沃且地广人稀,东北历来是粮食出口之地。因此,解放战争中,东北部队的粮食供应在全国是最好的。解放战争中,东野部队一次次大规模扩充,辽沈战役后达到创记录的130万人(注: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与东北地区充裕的粮食供应有直接关系。要夺取战争胜利,就应该有尽可能强大的军队,但粮食供应不足,就无法维持军队的数量。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保卫陕甘宁边区,以不足3万人抗击胡宗南23万大军的进攻,战场形势十分严峻,而原拟西调的几支部队最终未能调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陕北地方太穷,老百姓的粮食自给都不足,根本无力支援战争。党中央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也只能与当地农民一样吃糠咽菜(注:《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815页。)。刘邓、陈粟大军提前于1947年七八月份出击外线,一个重要考虑也是经济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但在东北,却基本不存在上述问题。由于人均土地多,东北农民最多可以拿出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供应前线。因而东北军基本做到了足衣,足食、足装。这不但保证了部队战斗力的旺盛而且保证了部队可以有充足的员额。解放战争第二年发展到280万,净增85万,其中东北军就增加50万以上,关内四大战略区(西北、华北、华东、中原)合在一起仅增加30万多一点。这里边虽然有多种原因,但经济因素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