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第三种力量

作 者:

作者简介:
闻黎明 195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三种力量,是指国共两大势力之外由具有中间政治倾向的党派、社团及群体集合而成的一种社会性力量。这种力量具有独立性、政治性、社会性三个特点。独立性主要通过思想意识而表现,即它既不苟同执政的国民党,也不依附与其对抗的共产党,而是带有明显的超意识形态倾向,“中”性色彩十分突出。政治性则主要表现于它以在野地位争取问政参政权力,其一方面积极提出建国主张与实施具体方法,一方面亦尽力正视客观实际,不放弃渐进的点滴改革。至于社会性,则不能不承认它在社会各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以致国内各种集团都视其为中间势力的代言人,国际社会亦依据它的态度变化来判断中国民心之动向。

      作为这样一种政治性的力量,其萌芽在二三十代已客观存在,只是七七事变前这种力量的构成者大体上各自为阵,因而未能从整体上显示出影响力。而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这种力量的集结、形成、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于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它在参与一系列政治变革的同时迅速成为影响中国社会走向的第三种力量。本文重点,即拟对这一过程做必要的考察。

      一

      第三种力量的中坚无疑是中间性的党派,而原本分散的这些党派首次集结,出现在抗战初期的国防参议会时期。国防参议会是1937年8月中旬国民党在共赴国难大趋势下成立的一个隶属国防最高会议之战时政策咨询机构,它虽然人数与职权均极其有限,却由于延纳了战前一直被排斥于国家政治之外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救国会、中华职教社、乡村建设派等主要在野党派和社会团体领导人,而为中间性的社会集团提供了初次聚集的场所,同时也为它们创造了合作的条件。在国防参议会中,有历史姻缘关系的青年党与国社党、职教派与乡建派自然能够彼此携手,但值得注意的则是过去不大往来的派别也开始建立起多边关系。如《关于财政金融两案紧急建议》、《民事动员干部训练计划纲要》及包括调整政府机构、发动民众、成立民意机关、肃清贪污四项内容的重要提案,便是这种合作的成果。国防参议会内的融洽气氛还影响到会外,沈钧儒、李璜、左舜生、张君劢、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人这时都有过多次会外接触,这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了不同派别间的互相了解。而代行民意机关国民参政会的成立,实际上是在这些中间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努力下促成的。上述合作,反映了中间党派以共同抗日为纽带就某些重大问题取得了共识。这里,彼此间的往来频率、商谈内容、合作程度等均无关紧要,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社会关系出现的这种松动,为日后形成第三种力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注:关于中间党派在国防参议会中的合作,请参阅拙文《国防参议会简论》,载《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

      1938年7月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社会各阶层宣传各自主张与开展政治活动的合法阵地,对于中间党派来说,则是它们从合作走向联合的枢纽。这种合作,除了同处于在野身份并利益相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即议事规则规定提案须20人连署,而参政会内任何一个中间党派都未达到此数,结果这一限制决定了他们在重大问题上若不合作便难有良策。

      中间党派在国民参政会初期最成功的合作,当属1939年9月在一届四次参政会上联手促成第一次宪政运动。众所周知,这次宪政运动的直接诱因来自关于实施宪政的七个提案,其中中间党派的提案占有五个,而青年党左舜生、国社党张君劢、第三党章伯钧三人共同领衔的《请结束党治立施宪政以安定人心发扬民力而利抗战案》和张君劢单独领衔提出之《改革政治以应付非常局面案》,首次明白无误地要求结束一党训政、实施宪政。在提案审查会上,也正是曾琦、左舜生、李璜、罗隆基、徐傅霖、章伯钧、邹韬奋、陶行知等彼此声援,方为达成包括治本与治标两项办法之《请政府定期召集国民大会实行宪政决议案》扫除了障碍。1940年3月宪政期成会通过被称为第一次宪政运动唯一结晶的“五五宪草修正草案”,这一具有监督国民党政权意义的修宪草案同样由于张君劢、罗隆基、罗文干、章伯钧、史良、黄炎培、左舜生、李璜等人再次站在同一战线而促成。(注:第一次宪政运动及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之“五五宪草修正草案”企图对国民党政权进行制约的作用,请参阅拙文《“国民大会议政会”刍议——抗战时期改革中央政治体制的重大设计》,载《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

      在合作推动这次宪政运动的同时,中间党派实现了第一次联合,这就是1939年1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统一建国同志会虽然是参政会中以意见大致相同之青年党、国社党、第三党、救国会、职教社、乡建派等参政员个人间的联合体,但其意义则在于为争取实现某些共同主张,中间党派不得不打破派别界线,从被动协调走向主动联合。对第三种力量而言,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建立标志着其雏形业已形成。

      当然,第三种力量的正式集结是在14个月之后。随着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失败、皖南事变的发生,以及沈钧儒等被排除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等,使中间党派感受到沉重的压力,于是为了维护与加强自身地位产生了组织上进一步联合的意愿。这种意愿终于在统一建国同志会基础上于1941年3月催生了由青年党、国社党、第三党、职教社、乡建派领袖及个别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