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自杀现象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民国春秋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杀事件古今有之,但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之际,自杀现象尤为突出。这是因为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模式转变和价值取向更换,往往容易引起人们思想的紧张和行为的冲突,寻求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些无法摆脱这种思想紧张和行为冲突的人,由于各种原因而走上自戕生命的绝途,就成为严重的现象在社会转型时期频繁发生。五四时期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翻阅当时的报刊杂志,有关自杀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例如,据上海《民国日报》上“本埠新闻”栏的报道,1919年自杀的人数为21人,1920年为47人,1921年为66人。北京《晨报》从1921年3月底开辟“社会咫闻”一栏,在4月至12月的9个月里,报道的自杀人数达103人。自杀事件的频繁发生甚至引起统治当局的关注。1920年10月,长沙地方检查厅检查长曾为此专门发布《劝戒自杀文》称:“查近日以来,省垣内外男妇自缢身死之案,屡见不鲜……为此布告各式人等知悉,尔等果有冤屈,尽可赴厅请求诉追,必有伸理之日,幸勿轻身自缢”云云,这虽然只是无产痛痒的官样文章,但足以表明当时自杀问题的严重性。

      知识分子与自杀

      撼动整个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各种风潮,几乎都与知识分子密不可分。然而,也有些知识分子却承受不了社会的变动而走上自杀绝途的。

      1918年11月10日,一个名叫梁济的老人在北京城北积水潭投湖自杀,引起较大的震动。梁济,字巨川,祖籍广西桂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出生在洋务运动掀起的时代,虽然欧风美雨已经开始光顾大厦将倾的中国,但传统教育为梁济准备的还是那种儒学士子立身处世的规范训练。他从6岁起就在先辈的指点下,记诵熟背《大学》、《中庸》、《论语》等经籍。1885年中举,以后曾两次参加会试,但都没能考取进士。1898年梁济担任内阁中书,负责草拟一些批奏和诏书,1906年调任民政部工作。辛亥革命后,梁济虽然留任民政部,但他对民国初年社会官场腐败、世风堕落甚感厌恶和失望,对于西方新思想传入中国而发生的种种行为习惯、意识观念的变化也惶惶不安,他以儒家的传统训戒律己,也试图用以律世,希望世人能省悟儒学的道德垂范价值。因此,从中华民国建立之初起,他就决心以一个“清朝遗臣”的身份,殉清明志,“必将死义以救末俗”。从1913年起,梁济开始起草遗书,并作各种身殉前的准备。由于一些其它的原因,梁济实践自杀的誓言拖延了7年之久。1918年11月10日,梁济在他60岁生日的前3天,自投湖中了却了生命。他留下的遗书中称:“吾因身值清朝之末,故云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先父先母之遗传与教训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他表示自己的自杀是要“保全自身之人格,培补社会之元气”,是要“一死讽世”,“不惜生命以求感寤世人”。

      1921年6月20日,易白沙在广东陈村蹈海自杀,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和吃惊。易白沙,湖南长沙人,1886年生,原名坤,字越村,因仰慕明代名儒陈白沙(献章)而更名。易白沙6岁受学,“诵《论语》、《孟子》,日数百言,无遗夺。年十二,治五经、《通鉴》毕,师友交誉”。一些老先生颇赞其才。1903年直隶州同知吴传绮聘易白沙去安徽主持怀宁中学,后又任师范学堂教习及旅皖湖南中学校长。辛亥革命期间,易白沙在安徽与革命党人广泛联络,奔忙于湖皖之间,游说鼓动,应援武昌起义。他与韩耆白等人将学生组成青年军,在安徽开展各种革命活动。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易白沙积极投入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事败后受到袁世凯的通缉。他逃亡到日本,与章士钊结识,在《甲寅》杂志上发表反袁文章。1915年袁世凯倒行逆施,搞帝制复辟,易白沙奔驰南北,加入斗争行列。在参与革命活动的同时,易白沙仍孜孜研究学术。他曾任长沙县立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文史讲习,还在天津南开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担任过教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后,易白沙先后发表了《孔子评议》等数篇文章,是当时最早对孔孟儒学发起批判的代表之一。1919年易白沙对时局悲观绝望,从上海返回长沙隐居。孙中山曾两次致函请他到广东,易白沙因情绪低落未应邀前往。1920年4月,易白沙潜往北京,“短衣束裈,怀小铳,日徘徊新华门”,欲行暗杀泄愤,未能得逞。随后便南下,到广东谒见孙中山,自陈组队赴北方杀贼。张继“以其书生,不欲赴险”,竭力反对而未成。6月20日这一天,正是旧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晚上9时,易白沙身穿一件白色长褂,头戴一项白帽,从省城的大利渡埠登上一艘开往江门的轮渡船。约午夜时分,渡船将至陈村(明代名儒陈白沙的故乡)时,易白沙向账房借了一支笔“书其纸扇”,涂完后留下纸扇和白帽,投江而死。死后有《帝王春秋》一书出版。易白沙自杀的消息在报上刊露后,友人甚为痛惜,有各种哀掉诗文发表,上海湖南会馆还举行了追悼大会。广东的革命政府收藏起易白沙的衣冠,建亭竖碑,葬于海滨。

      梁济和易白沙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经历差别很大,立场和思想也截然相异,因此两人自杀的原因自然不一样。但是,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身处社会转型时期而产生的愤而嫉俗情感则是相同的。

      妇女与自杀

      在五四时期的自杀现象中,妇女自杀事件接踵发生。据一篇回忆文章记述,邓颖超当时办过一份《妇女日报》,在一个月里摘录各地妇女自杀的达27人之多,可见此问题之严重性。这些妇女自杀事件绝大多数都与婚姻问题有关。以下举两个典型事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