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介入海峡两岸的冲突中来,为中共解放台湾设置重重障碍。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共对美国“划海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挫败了美国把台湾分裂出去的阴谋。本文现对5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及中共粉碎美国分裂中国阴谋的斗争作一初步考察。 一 台湾海峡是进出西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台湾很早以来就被美国人称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1949年3 月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由国务院起草《关于美国对台湾立场的报告》,提出“把这些岛同中国大陆隔离开来”。1950年初,种种迹象表明台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指日可待,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弃蒋”政策。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 重申“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条款。并表示“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美国政府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途径”(见《中美关系》(文件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1页)。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也表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线定为北起阿留申岛,经日本、琉球群岛,南至菲律宾。在他所称的这条防线中台湾被摒除在外。正当中共集结兵力,准备渡海作战时,1950年6 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亚太战略乃至世界战略利益,调整其对华政策,对台由“弃蒋”到扶蒋“保台”。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 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并攻击中共解放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随后下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同上书,第234—235页)从此,美国公开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两岸的冲突,使两岸关系格局发生剧变。美国50年代的对台政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在国际上制造台湾“中华民国”是唯一的主权国家的假象,为制造“两个中国”创造条件。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 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公然否认台湾已归还中国的事实。随后“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反动谬论喧嚣一时,在国际上掀起反华浪潮。1952年艾森豪威尔执政后,公然提出对华政策的三原则: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从1950年起到1970年,在美国的操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被拒之于联合国门外,虽然在1961年起联合国同意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也把只需简单多数即可通过的问题,弄成需要2/3的多数才能通过的所谓“重要问题”,直到1969年,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票数不但超不过2/3,而且连半数也没有超过。与此同时,台湾“中华民国”仍保留在联大的“中国代表权”的资格和在国际中的席位,企图造成“中华民国”合法性的既成事实。 朝鲜战争后,美国越发感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对其称霸全球是个威胁,此后加快了制造“两个中国”的步伐。早在1954年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中,美国只承诺对台湾、澎湖岛屿的防御,而把金门、马祖岛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是美国推行“两个中国”的法律保证。与此同时,它又利用国共冲突,在国际上大造舆论。在英美支持下,1955 年1月新西兰在联合国理事会提出,要求安理会审议中国政府与台湾当局在“中国大陆沿岸某些岛屿地区的敌对行动”提案,把本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国际化,公开制造“两个中国”。当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到台互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批准书,公然提出希望台湾放弃金、马沿海岛屿。1958年的金门炮战中,杜勒斯以削减美援为手段,逼蒋介石从金、马撤军,实现“划海而治”。 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胁迫蒋介石走“两个中国”、“台湾独立”的道路,其目的,正如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所说的把“福摩萨和红色中国看作是分开来的独立国家,互相保证安全”。所谓的“保证安全”就是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和世界霸主地位,保证美国对台湾的永久控制权,使台湾成为美国牵制大陆的王牌。 (二)利用联合国对中国进行“经济禁运”,同时加强对台湾的“经援”投入,增强台湾与大陆抗衡的经济实力。 1951年5月, 美国利用联合国通过对中朝两国“禁运战略物资法案”,对中国实行了长期禁运。当时对中国禁运的货单达400多项,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参加了对华封锁禁运的行列。 与此同时,从1950年美国开始实施包括军援和经援在内的援台计划。仅1951—1965年,“经援”约15亿美元,用于帮助台湾恢复发展经济,如进口一般物资包括黄豆、小麦、棉花、牛油等,以补充台湾的物资供应,减少通货膨胀压力;进口台湾需要的机器设备,并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美援”的适时到来,使经济濒于崩溃的国民党得到了起死回生的机会,很快摆脱了退台以来的经济衰退,源源不断的美援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起动器。 仅1952 年台湾的农业产量恢复到战前最高年份1939年的水平。1953年起台湾开始经济建设时期,到1963年工业生产净值超过农业,工业产品基本可满足岛内的需要。台湾经济发展,使国民党稳固了它的统治,增强了对抗大陆的经济实力,使蒋介石对“反攻大陆”充满“希望”。 (三)加强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存在,充实台湾的军备,使两岸的冲突不断升温。 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的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共进攻台湾。7月,美国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率代表团赴台, 与蒋介石签订了“防卫协定”。双方商讨决定,美蒋双方海陆军,归麦克阿瑟统一指挥,以“共同防守”台湾。同时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军援”源源不断地进入台湾。从1951—1980年美“军援”约45亿美元,仅1950年下半年至1951年上半年美国援台武器可装备20个师左右兵力。“美援”使台湾战略物资得到进一步充实,更换了海陆空及各兵种的军事装备。台湾当局依赖美国“军援”,不断地对大陆沿海岛屿进行偷袭、骚扰,以配合美国在朝鲜战场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