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初期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抗日潮流

——读台湾所藏胡汉民资料之一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天石,193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1年,我曾根据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所藏档案写过一篇题为《胡汉民的军事倒蒋密谋及蒋胡和解》〔1〕的文章,阐发本世纪30年代, 胡汉民数度密谋以军事行动推倒南京国民政府的事实。1996年,我访问台湾期间,又在国民党党史会及“国史馆”等处读到了一批文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上述史事的了解。这些文件反映出,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对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的不满,国民党内或明或暗地翻滚着多股反蒋抗日的潮流。

      一、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

      潮流之一是以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为代表的十九路军势力。国民党党史会所藏陈铭枢致胡汉民函云:

      昨承面示,十九路军饷经去电代为请求,谨代该军全体感谢。枢本晚返京,因无别情,不及再聆指诲。贤初、启秀尚在上海,经嘱伊等,不时踵教。区区所存,两人最能了悉,望先生不吝训督,无异枢之晤对也。〔2〕

      此函无年月,仅署“十五夕”。按,胡汉民于1931年10月14日被释,自南京抵达上海,11月25日离沪赴港。在此期间,陈铭枢曾于11月3、18日两次到沪。据此,知此函为1931年11月15日作。函中所言贤初,指蔡廷锴;启秀,指谭启秀,时任第十九路军补充旅旅长。

      九一八事变后,陈铭枢、蔡廷锴所领导的第十九路军调驻沪宁,负责长江三角洲一线的卫戍任务。十九路军具有爱国思想,因此,得到胡汉民的支持。本函称:“十九路军饷经去电代为请求”,可知胡汉民在上海时曾积极设法解决十九路军的军饷问题。“去电”,当指向广东陈济棠方面发电。根据其他资料,后来陈济棠曾应胡汉民之请,按月为十九路军提供过部分军饷〔3〕。

      1932年1月,日军悍然进攻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奋起抗战。5月,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订立《淞沪停战协定》。其后,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剿共”。同年,蒋光鼐致胡汉民函云:

      日前已托瑞人兄再来港(廿四由沪启程)面陈,甚欲得一具体办法,到时请赐接见。此间环境日益恶劣,而财政关系又不能不迁就。拟于最短期间统一全省税收,稍有办法,即可放手做事。匆匆布复,未尽之言,统由河澧兄代达。

      末署“晚光鼐拜上。十七。”所用为驻闽绥靖主任公署用笺。按,蒋光鼐被任命福建绥靖公署主任,时在1932年7月,但他不肯就职, 一直托词休养,在广东故乡东莞办公益事业。直到同年9月20日, 才因蔡廷锴等力劝,到福建就职。瑞人,指邓瑞人,十九路军与各方联系的使者;河澧,指黄河澧,胡汉民与福建方面的联系人。

      十九路军调到福建后,仍念念不忘救国,并积极与在香港的胡汉民联系,合谋讨蒋抗日。从本函可知,蒋光鼐到福建后,一面从统一全省税收着手,借以充实经济力量,一面通过邓瑞人、黄河澧,与胡汉民商量合作办法。“而财政关系又不能不迁就”,“稍有办法,即可放手做事”云云,可见当时困扰十九路军,束缚其手脚的还是财政问题。

      胡汉民在香港反蒋,依靠的是广东实力派陈济棠。同年12月20日,蔡廷锴致胡汉民函云:

      瑞人、河澧两兄携回手谕敬悉。关于将来一切事宜,已复〔派〕瑞人兄与各前途接洽矣,但仍以伯南兄之意进行,请便中转知伯南兄为祷!余事已请河澧兄面呈。〔4〕

      伯南,指陈济棠。据本函可知,邓瑞人、黄河澧带回了胡汉民的指示。根据胡的指示,福建方面又派邓瑞人与各方接洽,并再派黄河澧携蔡廷锴、谭启秀等人函与胡汉民磋商。“仍以伯南兄之意进行”,可见陈济棠在西南反蒋派中的地位。

      福建方面的动作,蔡廷锴的信讲得比较简单,谭启秀的信则讲得比较详细。谭信首称:“蒋氏以独裁之手段,每思压服全国以自雄,故对于两粤及十九路军多怀恶意。吾侪丁此时艰,当谋所以应付之策。”谭信继称:蒋光鼐(憬然)、蔡廷锴(贤初)二人认为:东南一带能与蒋介石相抗的只有粤、桂、闽三省,因此,已派邓瑞人前往广东、广西,动员陈济棠与李宗仁。其中,李宗仁“对于反抗独裁,早具决心,当然不成问题”,而陈济棠则“意志不坚,见利思迁,未敢深信”,但形势又不能不以其为中心。因此,蒋、蔡二人拟请胡汉民与邹鲁一起就近做陈济棠的工作,坚定其决心。谭称:

      夫势分则弱,合乃成,就东南现势而论,惟有粤、桂、闽三省联成一气,则内可以遏蒋氏之专横,外足以抗暴日之侵略,而衡其趋势,当然以伯南为中心。

      谭启秀希望,以胡汉民的“德望威仪”,能够“感悟”陈济棠,“团结一致”,将三省的政治、军事、财政“同冶一炉”,从而形成三省同盟。谭称:倘能如此,“不特不忧蒋氏之独裁,而暴日、赤匪亦不足平也。”

      谭函并称:福建地方饷项不敷,财政棘手,地丁钱粮已收至1935年,地方税亦抽收至1933年4月, 因此要求胡汉民“以爱护十九路之诚”,向陈济棠陈请,在广东原允协助十九路军经费的基础上,每月加给20万元。

      除蔡、谭二函外,黄河澧还带去了蒋光鼐致胡汉民一函,内称:

      文灿先生来,藉奉手教,拜悉一一。此间因匪军倾巢来犯,现正疲于应付,万一匪作殊死战,则前途未堪设想。窃念西南为整个集团,宜如何取得共同动作,以谋发展,此鼐等所日夜焦思者。今日之关键在伯南,倘伯南有决心,则鼐等当一惟其命,必无犹豫,望我公策动之。余情仍请文灿先生代陈。〔5〕

      文灿先生,指黄河澧。“今日之关键在伯南”,蒋光鼐此函在寄希望于陈济棠及请胡汉民出面“策动”方面,与蔡廷锴、谭启秀函并无二致,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匪军倾巢来犯”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