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来仪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510631)副教授

原文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将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分为中立观望、援华制日、联合作战三个阶段。认为国民政府积极发展中美关系的外交政策是正确的;而美国的对华政策虽不乏明智之举,但也有短视、失误之处。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抗战时期(1931—1945年)的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冷到热的变化过程。本文将这一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评述。

      第一阶段(1931年9月至1938年10月)

      “九一八”的炮声,不仅强烈地震撼着中华大地,也引起全世界的极大不安。日本发动的此次侵华战争是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公开挑战。而与远东有密切关系的美国虽有不满,却忙于应付国内;同时,为了显示其在国际的重要地位,又不得不玩弄外交伎俩。迟至1932年1月7日,美国才向日本提出警告,同时还不分青红皂白地照会中、日两国政府:“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1〕这一照会, 即是有名的“不承认主义”政策。此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虽然曾多次对日本发出呼吁、警告,并积极帮助国民政府改革金融、统一币制,增强实力,但是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力避卷入一切国际纠纷,加上对日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又占极大比重。因此,为了其自身的利益,美国拒绝采取援华制日政策,在“中立”旗号下仍然与日本大做生意。

      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使中国在各个方面都成为日本的附庸,这就不能不与早已捷足先登而在中国拥有巨大权益的英美等西方列强产生矛盾。基于此认识,国民政府认为,阻止日本侵略便成为中国与英美等国的共同利益之所在,在其外交活动中,始终把英美作为对抗日本的天然盟友,“苦撑待变”,并努力推动它们走上援华制日的道路。南京当局所采取的“军事上不抵抗,外交上不屈服”的对日政策明显是以依赖英美为核心的。

      而美国在此后数年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不付诸任何行动,而且毫无刺激性的远东政策”,因为美国认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不会使美国蒙受多大损失”。〔2〕当日本逐步扩大侵略, 将其势力伸入华北时,美国甚至还有人认为:由日本统治中国对美国最有利。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外交活动的重点继续放在争取以英美为主导的有关国际组织的援助上。中国先后向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联盟和以美国为主的“九国公约”组织提出申诉,要求国际社会采取支持中国制裁日本的措施。但由于英美此时尚不愿与日本直接对抗,这两个组织均未能给予中国实质性的援助。美国在呼吁“和平解决”的同时还声称:“中日双方应对战争负共同责任。”这种对战争双方不加侵略和被侵略的区分,虚伪地主张和平解决争端的声明,实际上是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偏袒和姑息,也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义性质的歪曲。中国政府在组织国内抗战的同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通过国际讲坛和各种外交途径,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行径如实地公诸于世,唤起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同情,提醒国际舆论注意日益恶化的远东局势,在国际上孤立日本侵略者。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及中国人民抗战决心的坚定,在国民政府的多方外交努力及国际舆论的压力下,1937年10月5日, 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打破沉默,发表了著名的“隔离演说”,他认为仅仅通过孤立政策及中立、不介入的外交是达不到对付侵略者的目的,因而提出了“隔离侵略者”的口号。但美国仅在道义上、法理上支持、同情中国,却不改变中立观望政策,布鲁塞尔会议美国居然拒绝讨论制裁日本侵略问题,致使解决中日冲突问题的会议不了了之。相反地,美国却继续向日本出售用于战争的石油、废钢铁以及其他战略物资。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废铁在远东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日本人用过去的废铁播下死亡。枪炮、炸弹和军舰都是越过太平洋运来的数量日增的废钢铁制造的。”〔3〕日本所需废钢铁的百分之九十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美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欲牺牲中国的部分领土主权来缓和它同日本的矛盾,并促使日本进攻苏联,借收渔人之利。

      第二阶段(1938年10月至1941年12月)

      1938年10月,日本占领了广州和武汉后,公开抛弃了以前所承诺的“门户开放”原则,11月3日的日本第二次近卫声明, 宣布要建立“日满华三国合作”的“东亚新秩序”,直接否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中美关系升温的时机成熟了。

      国民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对“东亚新秩序”的外交反击,揭露日本建立东亚经济集团,无非是要独霸东亚垄断利益。美国为了遏制日本的侵略扩张,也需拉住蒋介石,使他不致于依赖苏联的军事援助而落入“俄国共产党手中”,决定向中国提供适当的援助。1938年12月,罗斯福批准发放一笔2500万美元的桐油借款。此举带动英国也宣布对华借款50万英镑。数目虽不大,却意义重大,表明美国已由“中立”观望开始向援华转化。

      在争取英美援华之时,中国的外交方针发生了一个重大而又正确的变化,其外交侧重点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调整:对美外交取代对英外交,居于中国外交的首要地位。自晚清开关以来,英国长期以列强的带头人身份出现在中国。但到20世30年代后期,英国的国力限制及欧洲时局的牵制实际上已使英国在远东处于一种虚弱状态,它已没有能力再充当首席列强的角色。中日战争的爆发把这种虚弱一下子暴露出来,围绕着远东危机的若干交涉活动都表明,没有美国的积极参与,英国也不能有所作为。中国政府根据这一变化情况,在日益重视对美关系的基础上,并在1938年逐步完成了政策转变,最终确立了以对美外交为首要重点的外交方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