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与上海社会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丙仁 韩国

原文出处:
档案与史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南京政府成立之前,上海社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系统,并且,清末以来日益显示出了自治的倾向。由于清末官吏的腐败无能以及民国初期军阀的混战,不能期待上海社会正常快速的发展。结果,上海人选择了自治,并且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都与和平运动、自治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毋庸置疑,上海的自治倾向性和中央权力,两者在没有达到有机结合之前,不可避免有许多冲突的可能性。在此种情况下,蒋介石进入了上海社会,对具有自治性倾向的上海社会进行权力渗透,试图把上海作为自己的基地。对此过程的阐明即是本文的第一论题。

      蒋介石控制上海社会,也是北伐的产物。北伐军所到之处,新的群众运动团体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形成了,北伐军进入以前,实现了用民众力量建立上海自治市政府的愿望,上海社会前进了一步。北伐是传播革命理想的过程和新的社会关系的开始。北伐到底与上海社会的衍变有何关系,也就是说,北伐之前上海是怎样的社会,北伐又给上海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此为本文所要阐明的第二个问题。

      最后,我想把以上两问题同社会整合的观点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也就是说,在蒋介石到达上海之前上海社会整合的程度如何,蒋的到来又给上海社会整合带来了何种影响。

      一、北伐前上海社会的政治社会结构——政治分裂和社会整合的两重性

      鸦片战争以来,上海备受西方国家的瞩目。西方列强选择上海为其贸易中心地区,众多外国人涌向上海。与此相应,西方文明大量涌入上海,给上海社会和中国以刺激性的作用。

      但是,上海又有外国人的管辖区即所谓的租界,其中有以英国为中心的公共租界,又因为法国要求有独立的租界地,便另外设立法国租界。同时,上海县城所在地南市区还维持着传统管理体制。此外,随着上海的闸北地区也得到发展,与此相适应形成了新的统治秩序。从行政系统方面看,很容易知道上海社会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这样的政治布局对于上海的发展是一个重要障碍。在一个城市中诸多行政机关并立,在行政措施的系统贯彻方面便暴露出许多问题。道路管理、公共交通设施、自来水、电话网等方面的措施几乎皆不能统一实施。〔1〕举例来说,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任何一区的警察都不能进入其他两区。要把罪犯从一个地区引渡另一个地区,需要复杂且少有把握的引渡手续。

      相反,这样的行政分裂在经济上并不构成什么问题。整个中国以上海为中心联结成一个经济网。据统计,上海进口商品中约有50%转运到长江各港口,其中20%运到汉口下游各港口,15%运到汉口,其余15%运到汉口上游各港口。并且,上海的工业原料大部分依靠海外或内地,产品销售也主要依靠内地。还有,上海的主食——大米大部分由附近农村和浙江省供给。〔2〕同时公共租界经济的发展也波及到附近的华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上海是经济上与附近地区及整个中国相联系的社会,是一个整合社会。

      但是,即使经济整合是社会整合的基本条件,经济整合也并不能保证社会整合,上海社会由于开埠以来大量农村人口的迁入而逐渐形成一个移民社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分化继续进行。因此,毋庸赘言,社会如何妥当安置移民,如何调解内部阶层分化所产生的矛盾,对上海社会整合有着重大影响。

      近代经济成长的同时,上海的近代资产阶级产生了。中国人开始创办近代制造业和银行业,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资产阶级政治力量也逐步发展壮大。大资本家的团体——总商会,在1902年建立以后,领导了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设立上海自治机关,到1920年又提出“商人政府论”。总商会不仅是通过财力和社会名誉,而且通过积极活动,成为上海社会的实际支配阶层。

      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发展的同时,逐渐成为上海社会的主要力量。工业的发展必然增加对工人的需要,这些工人便构成上海社会的底层。工人们的文化水平低,同乡意识相当重。同时,雇佣结构以及他们较低的文化水平严重阻碍着他们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3〕在上海社会,工人阶级早在五四运动之时就已登上历史舞台,到五卅运动时期才真正引人注日。在五卅运动时期,结成总工会应付事态的过程中,工人成为社会或政治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

      另一种社会力量便是社会中间阶层。〔4〕社会中间阶层由于其分散性和多样性的职业特性,相对来说,并不如大资本家或工人阶级那样令人瞩目。但随着上海社会的现代化,中间阶层也随之成长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其代表性的例子即上海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的成长。

      由于上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黄金发展时期,中小商人有所成长。他们开始要求与自己经济地位相应的政治地位,以1919年的抗税远动为起点结成了“上海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并且这个团体的成立,对“纳税华人会”的成立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团体中不仅有中小商人,而且还有律师、会计师等自由职业者。〔5〕同时商总联会在五卅运动中作为工商学联合会的一员也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上海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也进一步分化,也随之产生一些问题。从1919年到1926年的9年期间中,在上海共发生638次罢工,〔6〕占同期间全国罢工总数的一半。每年平均约70次,罢工人数和持续时间也渐渐增加。上海社会无法避免由于阶层分化所带来的阶级矛盾冲突。

      与此同时,在上海社会也有跨越阶级的组织和社会关系。上海是一个行政分裂的社会。控制上海地区的军阀只关心于上海的财源,与有效统治和发展上海社会的做法比起来还相去甚远。因此这些社会团体对于弥补行政系统的不完备十分重要,也就是发挥其作用来安定社会,即民间组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力量达到社会整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