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之一)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德金,193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3.军事及其他制度。王曾瑜《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对金代军事机构、武装力量体制、金军编制、金军组成、签军和募兵及若干重要制度作了论述。作者长期研究宋史,兼治辽金史,从中比较、互证,弥补辽金史料之单薄,多有独到之处。皆乣军是辽金元军事史研究中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自清代以来,中外学者屡有考辨与论述。对乣字的形、音、义和乣军涵义等都有不同见解。陈述《乣军史实论证》(《史学集刊》第6期,1950年),系据《乣军考释初稿》略加修改而成)、蔡美彪《乣与乣军之演变》(《元史论丛》第2辑)、贾敬颜《纠军问题刍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分别发表了不同看法。

      其他制度研究,有傅百臣《金代法制研究》(《金史论稿》第2卷)、都兴智《金代的科举制度》(同上)、赵冬晖《金代科举制度研究》(《辽金史论集》第4辑)和《金代科举年表考订》(《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刘庆《金代赎身制度研究》(《金史论稿》第2卷)等。

      4.东夏史。王慎荣、赵鸣歧著《东夏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对蒲鲜万奴所建东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与蒙古、高丽的关系等进行系统论述。特别是对东夏的国名、年号、国都、官制以及疆域等存在较大分歧的问题发表了看法。本书是继金毓黻所著《东北通史》中“蒲鲜万奴之东夏国”一章后关于东夏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讨论东夏国的论文,有张绍维、李莲《东夏年号的研究》(《史学集刊》1983年第3期),朴真奭《论东夏称号》(《延边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李健才《关于东夏几个问题的探讨》(《民族研究》1985年第3期),董万伦《关于东真国几个问题的探讨》(《蒲峪学刊》1988年第1期)等。

      (三)社会生活与文化

      1.社会生活。宋德金著《金代的社会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是关于这个专题研究的第一本专书,概括叙述了金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各阶级、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衣食住行,婚丧礼俗,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文娱体育,岁时杂俗等,还考察了金代汉族与女真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2.文化。张博泉《论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1期)、《论金代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两文指出,金代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中原文化北移;儒道释三教合一;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发展了各民族文化。金代文化的发展起着“上掩辽而下轶元”的作用。陈学霖《金国号之起源及其释义》(《辽金史论集》第3辑)透过这一命题探索女真与汉文化的接触和交融及其对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宋德金《正统观与金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认为正统理论推动了金代文化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影响。董克昌《大金统治思想主体的儒家文化论》(《辽金史论集》第5辑)论述在金朝统治思想中,儒家主体地位的确立原因、过程和特征。前述张碧波、董国尧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有一章为“女真文化”,叙述女真语言文字、生活习俗、伦理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游艺等。

      以下介绍进展较大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情况。

      文学。周惠泉多年专事金代文学研究,发表一系列文章及专著《金代文学学发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此书为第一本金代文学研究史,或曰金代文学批评史。此外,他还参与多卷本“中国文学通史系列”的撰写,承担《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之金代文学部分。最近又出版了《金代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詹杭伦著《金代文学思想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对金代文学思想(包括文学创作、批评和理论)的发展状况及规律进行探讨。前述张晶《辽金诗史》金代部分揭示了金诗发展的独特轨迹。这部分占全书37万字的4/5篇幅,是迄今最为详实的金代诗史。张松如主编《辽金元诗歌史论》有多篇论述金诗。顾易生、蒋凡、刘明今《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编“金元文学批评”设有章节论述金代文学批评。

      关于金代作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元好问的研究上。有郝树侯、杨国勇著《元好问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元好问学会编《纪念元好问800诞辰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降大任《元遗山新论》(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等。降大任《且莫枉罪元遗山——重评元遗山的气节问题》和《元遗山气节问题诸说评议》两文对有关元好问名节问题的议论提出新见,认为元好问大为金哀宗一人而死的动机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愚忠观念,反映出他具有进步的气节观。韩志远《元好问在金元之际的政治活动》(《元史论丛》第5辑,1993年)说,元好问不是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夸大他在当时的政治作用;在学术上也并未创立一个学派、把金代诗文推进一个更高的阶段。对元好问作品的整理与研究,有姚奠中主持校点的《元好问全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凡60卷,包括《遗山集》、《新乐府》、《续夷坚志》,还据有关本子作了增补,整理者称,“遗山存世之作,可能已尽于此”。还有贺新群辑注《元好问诗词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元好问的诗歌选本有多种,如郝树侯选注《元好问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陈沚斋《元好问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等。金代诗词总集,有唐圭章编《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共收录金元282位词人,7293首词作。其中金代70人,3572首,大大超过了前人所辑金词。蒋瑞兆、郭明志编纂《全金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是在元好问《中州集》和清《全金诗》基础上广搜博采,网罗散佚,编纂而成,为迄今辑诗最多的金诗总集。是书以诗人生卒年代为序编次。它不仅为研究金代文学提供了极大方便,而且对研究金代社会也很有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