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我国汉语语法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语义分析方法,就是语义指向分析。随着语法研究从描写到解释不断深入和发展,语义指向分析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这一方法的系统探讨和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旨在对语义指向分析的演进、类型、作用和语义指向的形式标志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语义指向分析的演进 1.1 语义指向分析的来源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的来源,语法学界已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陆俭明1995)语义指向分析产生于80年代,胡树鲜(1982)在《两组副词的语义特点及其多项作用点》一文中已有萌芽,沈开木(1983)开始提到语义关系上的“指向”,而第一次完整使用语义指向这个术语的是刘宁生(1984)。另一种则认为(沈开木1996),语义指向是由“指向”演化而来,“指向”是吕叔湘对沈开木(1983)一文审稿时提出来的,后来邵敬敏(1985)提出“语义指向”这一术语。 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其实语义指向分析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到60年代,文炼(1960)就已指出汉语的句子在形式和意义上的不一致性,并且具体分析了这种语法现象: ①他洗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②他看小说看得着了迷。 “第①②两句的格式相同,都是‘主——谓——宾——谓(重用)——补’。但是表达的语义关系不完全一样:第①句的补语是说明宾语的,而第②句的补语是说明主语的。”文章虽然没有用到“语义指向”这一术语,但是使用了“说明”一词,相当于语义的指向。接着,李临定(1963)进一步讨论了有关补语跟其他成分的语义关系问题,却也没有使用“语义指向”这一术语,而延续使用“说明”一词。语义指向分析方法至此呈现萌芽状态。到70年代末,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1979)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在语义上A指向C”的说法:“也有这种情形:论结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是在语义上A指向C,例如:(a)‘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圆的圈) (b)‘走了一大截冤枉路’(走得冤枉) (c)‘几个大商场我都跑了’(都总括几个)。” 吕先生提纲挈领地分析了形容词状语、定语和副词状语三种成分的语义指向,为语法研究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进入80年代,沈开木(1983)开始使用“指向”这一术语,分析了“也”字语义上的“多项指向”问题。刘宁生(1984)首次使用“语义指向”这一术语,论述了在句首的“在”介词结构的语义指向,指出“在……”句法上是全句的修饰语,其语义指向却不一致,有时指向主语,有时指向谓语。此后,“语义指向”这一术语就使用开了,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论文也陆续发表出来。 1.2 语义指向分析的理论基础 语义指向分析发源于60年代,成型于80年代,有其必然性。我国汉语语法研究自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出版到50年代初,基本上走的是传统语法学的路子,注重意义,而不注重形式。50年代起,开始受到美国结构主义语法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先后出现了一批成功运用描写语法学理论和方法的论著。但是也出现了只注重形式,不考虑意义的倾向。60年代初,汉语语法学界就已经注意到这个倾向,并有人撰文批评这种倾向,提倡“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文炼(1960)就批评一些人注重形式,“把不同的形式当作同一形式”,“割裂了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并指出:“同一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原则当然也适用于汉语。”又指出:“比较复杂一点儿的情形是表面上好像一个形式,骨子里是两个不同的形式。”并以歧义句式的分析揭示了形式和意义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这篇文章揭示的歧义句式和补语在语义上“说明”主、宾语等一些语法现象给后来的研究以有益的启迪。70年代末,我国语法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得到共识。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1978、1979)很好地贯彻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接着(1980)提出了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两个概念。陆俭明(1980)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这两种关系是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他们把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这个原则加以具体化了。这就是后来总结的(朱德熙1985):“真正的结合是要使形式和意义互相渗透。讲形式的时候能够得到语义方面的验证,讲意义的时候能够得到形式方面的验证。”与此同时,胡裕树(1981)文炼(1982)提出:“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句法的。”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引进了“三个平面”的理论和方法。胡裕树、范晓(1985)进一步提出:“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全面地、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为深化汉语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使我们更加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对语法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语义指向分析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 语义指向分析的类型 2.0 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运用语义指向来说明、解释语法现象,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