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和现代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有光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100010

原文出处:
语文建设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古代的共同语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来自四方,语言各地不同。孔子给他们讲学,用的是什么语言呢?孔子不用他本乡曲阜的方言,而用当时的共同语,叫做雅言。《论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在诵读《诗经》《书经》,以及执行礼仪的时候,都用雅言。

      秦始皇兼并六国,以秦国文字统一六国文字,实行书同文。中央和各地官吏的文书往来,不仅要文字形式相同,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也要相同,否则公文难于理解,政令无法贯彻。秦代刻碑和器物上的铭文就是当时的书面共同语。

      秦汉之后,历代都重视正音,全国有通用的官厅语言,称为通语。文人学士吟诗作赋,以官厅颁布的韵书为标准。明清两代,通用语言称为官话,这个名称本身说明了这是官吏使用的语言。中国的共同语源远流长,历代有变化,而基本上一线相承。

      但是,从孔子时代到清朝末年的二千五百多年间,使用共同语的主要只有政府官吏、士大夫阶层,以及在异地之间进行贸易的行商,他们是全国人口的很小一部分。广大人民跟共同语没有关系,他们安土重迁,大都是文盲,没有在大范围内彼此进行语言交际的条件。古代文明是少数人的文明,这是一切文明古国的共同现象。

      现代的共同语

      现代共同语起初称国语,后来改称普通话。国语原来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历史上曾指本国语言,清末指国家共同语。中国有国语,日本、朝鲜、越南也有国语,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离开了中国,国语不能专指中国的国语。普通话原来指没有严格标准的通用语。从前,人们往往谦虚地说,我说不好官话,只会说普通话。1955年给普通话规定了科学的定义: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的共同语。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的含义等同于国语了。现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台湾称国语,海外华人称华语,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现代共同语是古代共同语的延续和更新。它有两点跟古代大不相同:一、现代共同语不是少数人的语言,而是全国人民必须学习的语言,是普及义务教育的起点。二、古代共同语的标准是不明确的,现代共同语要求有明确的标准。

      民国初年提出国语之后,立刻发生什么是国语标准的问题。有人说国语要以南京话为标准,有人说国语要以汉口话为标准,有人说国语要以北京话为标准。当时召开读音统一会,曾规定以汉字在多数省份的共同读音为国音标准(老国音),这种人为的标准没有能够推行。后来改为以受过中等教育的北京人的语音为标准(新国音),用这个标准注音的《国音常用字汇》在1932年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标准音的字书。

      一个国家,不仅文字要统一,语言也要共同,从而进行全民的义务教育,这是现代化的要求。满清帝国在历次反侵略失败之后,开始认识到兵器必须更新,后来知道更新兵器必须创办工业,更后来又知道创办工业还必须开办新式教育,而共同语是新式教育的前提条件。于是,国语提到建设现代国家的日程上来了。

      推广普通话不等于废除方言,只是要求每一个汉族中国人除方言之外都能说普通话,成为方言和普通话的双语言公民。这是国家意识的抬头,现代教育的起点。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北京话并不等于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以北京的说法为标准。普通话采用常见于书面的、流通较广的、被认为文雅的语词,不用粗俗的北京土话。在北京有几种说法的语词,要选定一种作为规范。普通话要求语音标准化、词汇规范化。规范化的普通话写下来就是规范化的白话文。学说普通话,同时就是学写白话文。

      民国二年(1913)制订注音字母,后来改称注音符号,1918年公布。这是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语音标,代替了古老的直音和反切。用注音符号统一汉字注音,是推广国语的一个开始步骤。学习国语原来是口耳之学,有了注音符号就成为口耳眼手并用。利用注音符号,口说、耳听、眼看、手写,多官能并用,既有口头国语,又有书面国语,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简称拼音,是注音符号的发展和改进。

      所谓现代化,对中国来说,就是实行工业化,战后又增加信息化,以及推行跟工业化和信息化相适应的各种措施。大家知道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可是,普及全国共同语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先行条件,这一点还有很多人没有理解。

      大半个世纪以来推广共同语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凡是上过学校的青年已经没有听不懂普通话的了。广播员和电视主持人都能说高水平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以学校为重点,学校以语文课为重点;语文教师经过不断培训和进修,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普通话标兵。今天跟民国初年相比,人民大众的语言能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推广共同语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国语运动,另一次是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之后的大家来说普通话运动。但是,潮起潮落,一曝十寒,今天还没有条件规定一个普及普通话的全国时间表。

      什么叫做普及?普及有两个指标:一、全国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二、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西欧国家在300年前就普及了共同语。日本在100多年前就普及了共同语。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迎头赶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