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在中国,对于语言问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荀子》(公元前3世纪)这一部书特别对语言的性质提出了重要观点。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精心编著的字典和语音、方言及韵律研究相继出现,例如:《尔雅》(公元前3世纪著)、《方言》(公元1世纪著)、《说文解字》(公元2世纪著)、《释名》(约公元200年著)、《玉篇》(公元547-549年著)、《切韵》(公元601年著)、《广韵》(公元1008年著)、《中原音韵》(公元1324年著)、《康熙字典》(公元1716年著)等。 然而,一直到19世纪末,中国语言学传统存在着一个缺陷,那就是关于语法的研究一直没有真正出现。虽然有些著作谈语法问题,但是只是零散的、没有系统的分析。这些著作包括:陈骙的《文则》(1170年)、卢以纬的《语助》(1311年)、刘淇的《助字辨略》(1711年)、袁仁林的《虚字说》(1710年)、王引之的《经传释词》(1798年)。 直到距今一百年的1898年,才可以看到中国人写的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这本书就是马建忠(1844-1900)编写的《马氏文通》。该书深受中国传统染濡(我们可以看到《文通》对上文列举的著作作了诸多分析),但基本上是以西方语言概念为基础的作品,采用了印欧语言同类著作的模式。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对该书进行简单的叙述,在这部分中我同时会介绍法国的《普遍唯理语法》(Grammaire générale et raisonnée)(1660年著)。我认为本书对《文通》写成起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首先介绍由西方学者编写的汉语语法书,这些书很可能是《马氏文通》曾作参考的书籍。1898年以前没有由中国文人编著的汉语语法书,但自16世纪起,有不少由西方传教士及早期汉学家编辑的几部著作。对这些著作的彻底整理工作到今天还没有完成。这些书对几世纪前汉语(国语及方言)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在此选择其中几部最重要的著作,它们是:Francisco Varo(1703) 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Joseph Prémare(1728)Notitiae Linguae Sinicae、Joshua Marshman(1814)ClavisSinica Robert Morrison(1815) A Grammar of the ChineseLanguage、Abel Rémusat(1822) Elémens de la grammairechinoise、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81) Chinesische Grammatik。 二 二十世纪前的西方语法书 2.1称得上最早的汉语语法著作应该是由弗朗西斯科·瓦罗(Francisco Varo)神父编写的《国语语言文法》(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该书在1703年于广州木刻初版。此书以西班牙文写成,没有包含任何汉字。作者是一位多米尼加的传教士,他仅对当时的白话语言提出了一些规则,没有分析古代汉语(文言文)。 除去作者对汉语发音及汉人风俗习惯的详细叙述,书中只剩下不足30页真正的语法分析。这些语法分析是依照著名的《拉丁文文法入门》(Introductiones Latinae)(1481)的模式编写的。《拉丁文文法入门》作者为艾里约·安多尼奥·内不列加(Elio Antonio Nebrija)(1441-1522)。这本书受了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品的启发,是为教学而编写的语法书。内不列加也写了另外一部语法书叫做《卡斯特兰语文法》(Gramatica de la lengua castellana)(1492),虽然这部书在18世纪以前没有再版,但瓦罗神父仍有可能看过此书。 可以肯定地说,作者希望将汉语纳入印欧语言的类别而并没有考虑汉语的特征。例如他在书中讲到性数格的变化,而这一现象在汉语中并不存在。此书是用下述方式组织编写的: 在第二章谈发音,特别是汉语声调之后,第三章阐述性数格的变化及复数形式;第四章介绍体词(形容词在体词内)及比较级和最高级;第五章分析动词、指示词、反复动词、职业名词及词之性别;第六章再次谈到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系代词、相互代词);第七章分以下栏目:感叹词、连词、否定词、反问词、条件式词;第八章叙述动词及动词变化;第九章主要讲被动式句;第十章谈介词及副词,是该书最丰富的一章。它对列出的大量副词进行了解释与翻译,并以西班牙文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第十一章只有几页,主要解释句子的组成。第十二章讨论数词。最后第十三章主题为助词。 2.2约瑟夫·培马尔(Joseph Prémare)神父所著《汉语分析》(Notitiae Linguae Sinicae)是用拉丁文写的。这部书同时概括了古代汉语和白话,并且分别得很清楚:书中对古代汉语和白话所阐述的规则也不同。另外,作者举出了大量例子,大致不少于12000个例句和50000个汉语词。 此书特别注重阐述汉语的修辞特征。作者充分地讨论了文体和组织。书中真正属语法分析及句法解释的内容也不少,只是湮没在一大堆各具特色的讨论里,难以看出其一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