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 言 新加坡的推广华运动是从1979年9月7日李光耀总理主持隆重的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开始的。运动持续一个月,简称“华语月”。从1981年开始到现在,每年的9月或10月都由总理、 副总理或高级内阁部长亲自主持仪式并讲话,可见政府对这项语言规划运动的重视以及坚持获得完满成功的决心。据了解,今年9 月仍将继续举行推广华语的各项活动,包括一项新的项目:华文电脑网际网络展览。 本文就笔者所知,把到现在已将近20周年的运动作简单的介绍。 二 背景与前奏 (一)双语教育制度的实施 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之后,政府在各方面都开展励精图治的方案。在教育方面采取双语(母语+英语)教育制度学习两种语文。学校教授的母语有马来语、淡米尔语和华语三种,提供相应的种族学生学习。由于华族占全人口的四分之三,学生人数多,语言背景非常复杂,就以家庭用语来说,大多讲中国南方各省的方言(本地的电台就用上其中的六种:闽南话、潮州话、广州话、海南话、福州话和客家话),讲华语的家庭不多,有的华族家庭连华语、方言都不说,说的是其他语言,比如马来话,而学校教导的华族母语是华语(普通话),因此,华族学生在学校里学的母语(华语)跟家庭用语很不一致。这种现象只能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直接影响双语教育政策成败得失。 为了改进华语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在1969 年审订并发布了第一批504个简体字的《简体字表》,1974 年进一步发布《简体字总表》和它的修订本(1976),所审订的2200多个简体字跟中国发布的简化字是一致的。此外,教育部在70年代为贯彻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首先是说服人民接受这个正确的政策),在华语教学方面的改进有: A.采用简体字编写新的中、小学华语教科书,改进的特点有: a.按照使用常用字的多少分成深浅两套教材(称为“华文第一语文”和“华文第二语文”); b.课文的行文采用由左到右横排的格式; c.采用新的规范字音并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音; d.课文附有标准发音的录音带。 B.1977年5 月采纳“华文应用文改革工作委员会”草拟的《华文应用文改革大纲》1977的建议,1978年1 月就编写出版了新式的中学华文应用文教材,供全国华族中学生学习。 (二)促进华语在社会上应用的规范 在促进华语在社会上的应用方面,当时的文化部也跟教育部积极配合。该部先后成立了三个委员会: A.“华文街名统一翻译委员会”(1968—1970),负责检讨新加坡街道的名称。报告书在1970年发表以后,成为新加坡华文街名的标准; B.“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华文名称统一委员会”(1970—1972),该委员会的报告书的建议就成为新加坡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华文名称的规范依据; C.“华文译名统一委员会”(1976—),该委员会可说是一个常设的机构,协助文化部(现称新闻艺术部)审订华文译名。多年来该委员会陆续审订发布了好些译名小册子,对华文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传媒的应用上的规范化贡献很大。 据知该委员会编订的华文的电脑词汇将在1998年9月间出版。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积极配合 本地的报刊在70年代初也开始采用简体字,并采用横排的格式排版;电台、电视台也大力推介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当地出版的《简体字典》的字音为依据而播音。这些措施,对华语语音的规范和普及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种种,已为1979年开始的推广华语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推广华语运动的目标 从1979年新加坡总理在推广华语运动开幕式的讲话中就开宗明义地把推广华语运动的目标说得清清楚楚:华语取代方言。就是呼吁全体华族同胞放弃说方言(超过12种)的习惯,养成说华语的习惯,以便消除华族之间因言语不通所造成的隔阂,而跟学校里教导的“母语”互相配合。最终目标是促使华语成为新加坡全体华族同胞的共同语言。“这样一来,我国(指新加坡)的华人不但能够互相了解,打成一片,而且也能够和全世界的华人沟通”(引自副总理王鼎昌,即现任总统,在1992年度全国推广华语运动开幕时的讲话)。 文化部制作的推广华语歌《大家说华语》的歌词简单明了地说明了运动的目标,歌词如下: 1.国家要进步,语言要沟通。就从今天起,大家说华语。 2.不分男和女,不分老和少。不再用方言,大家说华语。 3.听一听,记一记,开口说几句。多亲切,多便利,简单又容易! 推广华语运动的目标是新加坡宏观社会语言应用规划的组成部分。 新加坡是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元语文的国家。早在殖民地时代,行政上使用的是英文。独立以后,除了在行政上延续采用英文为工作语文之外,英文也是双语教育制度下各族学生的必修语文,学校的其他科目也大多用英语教课。因此,华语运动的成功不但促使华族社群的共同语言的形成,也间接使年轻一代的新加坡华族通晓英语和华语。从社会生活来说,可以打破人民之间的双重隔阂:在各族之间的交往可以使用英语;在华族之间的交往可以使用华语。这样新加坡就形成两种不同层次的共同语言:一种是各族之间的共同语言(英语);一种是个别种族之间的共同语言(包括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同时,英语又是世界性的语言,有利于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知识并且有利于和世界各国进行通商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