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识字认半边。”这句话是讥讽秀才识字粗枝大叶、主观臆测的。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形声字,其声旁(音符)本来是用来表音的。由于时代、地域的变迁,原来表音的半边字的读音起了变化,它不可能一成不变,一以贯之。例如从“者”得声的形声字除了“锗”、“赭”今读zhe,与“者”同音以外,大多与“者”不同音:“堵”、“睹”、“赌”、“都”今读du,“屠”今读tu,“渚”、“著”、“猪”、“煮”、“诸”、“箸”、“翥”、“橥”今读zhu,“楮”、“褚”、“躇”、“储”今读chu,“暑”、“署”、“书(
)”今读shu,“奢”、“阇”今读she。其中音同者又含声调不同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一概认半边读作“者”,难免会闹笑话。 “识字认半边”如此靠不住,那么,“半边字”是否已经完全丧失了作用,不再有价值可言了呢? 否!“半边字”包括表音的偏旁、表义乃至兼表音义的偏旁是一大宝库。无论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任何方面看,“半边字”不但没有丧失作用,而且具有十分可贵的价值。因为“半边字”大多是汉字的源头,大量形声字是从它孳乳发展而来的。识字虽不能简单轻率地认半边,但也不能撇开、无视这“半边字”。相反,必须认真识透这“半边字”,从而有助于解读古文、古字,探究古文字形音义及其源流演变。 文字学上所说的“古今字”、“分化字”、“区别字”、“累增字”的源头,即它们所从出的字(母字)往往正是有关的“半边字”。 “半边字”作为“母字”,它本身可以是独体的象形、指事字(通常称之为初文),也可以是合体的会意、形声字。例如《易·系辞下》:“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其中“罔”的半边字是“网”,是个象形字,后起通用的形声字“網”则以“罔”为“半边字”,“罔”本身是个从网亡声的形声字。今天的简化字采用古已有之的“网”。从网到罔到绸網,犹同从厶到厷到肱,开始以初文为“半边字”增添声旁或形旁,然后又以此后起形声字为“半边字”再增添偏旁又成新的后起形声字。是为文字学上的“古今字”、“累增字”。 “半边字”作为“母字”,它本身分化出的后起形声字情况多种多样,宜详加深入细致的辨析,以利于解读古文古字: 1.“半边字”属于古本字,加注音符(声旁)而成后起形声字。如上面举到的“罔”是“网”加注音符“亡”,又如“鼻”是古本字“自”加注音符“畀”(《说文·自部》:“自,鼻也,象鼻形。”甲骨文中有“自”用于本义的辞例)。再如“齿”是古本字“
”加注音符“止”,“曐”(后省写为“星”)是古本字“晶”加注音符“生”…… 2.“半边字”属于古本字,加注义符(形旁)而成后起形声字,形声字中的大多数是从“母字”加注义符而成的,不过“母字”不限于“古本字”,详下。 在属于古本字的“半边字”上加注义符的例子如:止—趾、包—胞、厶—厷、须—鬚、州—洲、云—雲、要—腰、主—炷…… ——以上半边字均为独体的初文。 3.“半边字”为表示本义的合体字,再加注义符成为后起形声字,同样也表示本义的如:罔—網、新—薪、厷—肱、责—债、队—坠、坐—座、县—悬、莫—墓、益—溢、臭—嗅、然—燃、虚—墟、暴—曝、垂—陲…… 以上三种情况,“半边字”与“后起形声字”都表示本义,古文献中直接用“半边字”表本义的常见。如:
以上三种情况,不论半边字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均可即形求义。这是文字学上推求本义的重要途径,在训诂上则属形训。当然,参照古文字形体,形义联系就更明显。如独体的“止”,古文字作
,是脚趾形。合体的“新”,古文字作
,是砍伐柴薪之形。合体字“益”,古文字作
,是水从器皿中溢出之形等等。所以,识透这类“半边字”,确实很有助于理解文义、字义。至于后起形声字为什么又追加偏旁(主要是义符)呢?简言之,使表义更明确。“止”加足,“要”加肉,就是明确表示足趾和肌体部分。某些叠床架屋式的加注义符看来有些多余,累赘,其实也无非是由于“半边字”除表本义外另有别的用途,追加义符使之成为专为本义而造的后出本字,既使表义更明确,又起区别(区别于“半边字”的别义)作用。如:半边字“罔”、“莫”常借作否定词用,为了区别并更明确地表本义,另造后出本字“網”、“暮”。又如半边字“然”下面已有“火”,为什么叠床架屋地再加“火”成了“燃”这个后出本字呢?显然,这与“然”兼作指示代词、形容词词尾等有关,加注义符是为了区别借义并更明确地表示本义。以上作为后出本字的后起形声字既与母字“半边字”是古今字的关系,又都是区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