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中,“有”字句是一种形式多样、表义丰富、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从《马氏文通》开始,人们就已着手对“有”字进行分析。1942年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一书正式提出“有”字句,首次把它作为一种句式进行研究。其后很长时间,人们的研究多注重“有”字的用法分析和某种“有”字句式的句法描写,但对“有”字句的语义、语用诸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五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有”字句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由于研究者们的语法体系、语法观不同,因此他们在“有”字句的范围、结构以及“有”字的性质、特点、意义等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为了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更深入地研究“有”字句,有必要对“有”字句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有”字句的范围 1.1 我国语法学界对“有”字句范围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一为狭义“有”字句,一为广义“有”字句。狭义“有”字句是以“有”包括和“有”对立的“没有”、“没”(下文同)为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像下面的句子属于狭义“有”字句: ①玫瑰花有红的,有白的。 ②大门也有,小门也有。 ③已经是半夜了,没有月亮,只有星星。 持有这种观点的有吕叔湘(1942)、黎锦熙(1924、1957)、刘世儒(1957)等。他们在提及“有”字句时,列举了以上例句。范晓等(1987)明确地把“有”字句定义为“有和‘有字结构’用做谓语的句子”,易正中(1994)也说“有”字句是“有字用做动词并在句中充当谓语的句子”。 广义“有”字句是指句中含有“有”的句子,即不仅把“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看做“有”字句,而且把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也看做“有”字句。例如: ①这些人有的拉车,有的作小买卖,有的当巡警,有的当仆人。 ②我们这些新兵,有的是工人,有的是社员。 持有这种观点的有詹开第,她(1981)说:“含有动词‘有’及其否定形式‘没(有)’的句子都称做‘有’字句”。 1.2 吕叔湘(1942)在论述“有”字句式时, 把下面的句子也称为“有”字句: ①户内一僧。②对林一小陀。③舟尾一小童。吕先生认为,这些句子虽然不带“有”,但它们是不出现“有”的“有”字句。他说句子中“有了方所性准起词以后”,“间或把‘有’字省去”。龙果夫(1957)认为这些句子是“有”字句的省略形式。范方莲(1963)更加明确地提出,“‘有’字句中也不一定出现‘有’,特别是在后面的名词带有数量词的情况下”。黄自由(1985)、 陈建民(1986)等人也同意此种看法。对于这类句子的归类,杜瑞银(1982 )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类句子不属于“有”字句,它们是由定语及其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结构充当谓语的句子,他把这些句子称为“定名谓语句”。宋玉柱(1982)也指出这些句子同“有”字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他称它们为“定心谓语存在句”。 1.3 詹开第(1981 )把“有些”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句子也称为“有”字句。有些研究者认为“有些”有两种用法,我们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①杯子里有些水。 ②今天有些冷。 张志公(1953)认为在例①中“有”是表存在的动词,“些水”就是“一些水”作为“有”的宾语。在例②中“有”和“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了一个词,表示程度,跟副词“很”的用法一样,作为动词的修饰语。持此观点的有丁声树(1961)、高耀墀(1957)、吕叔湘(1980)。胡裕树(1962)持有不同观点,他说:“‘有’这个动词可以带两种宾语,当它带形容词宾语时,宾语前可有表程度的状语‘些’。”云汉、峻峡(1991)也认为其中的“有些”应看做“动词+量词”结构。 确定“有”字句的范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要深入探讨“有”字句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目前,语法学界很多研究者都赞同狭义“有”字句的观点。依照这个观点可以规范“有”字句的范围,可以澄清许多模糊的看法。首先,句子中不含“有”的句子(如前面1.2中所举的例子)不能称做“有”字句或省略式“有”字句,因为我们不能从句法上分析出“有”为全句的谓语中心词。其次,含有“有”的句子,“有”在句中不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也不能称做“有”字句。目前多数语言学家认为,只有动词“有”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句子才是“有”字句。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合理,比较科学。 二、“有”字句中的“有”字 2.1 马建忠(1898 )认为“有”字“同乎动字(词)”是“不记行而惟言不动之境”的同动字(词)。黎锦熙(1924)也把“有”归入同动词,但他又从“有”连带成分的性质入手把“有”字分为同内动的“有”与同外动的“有”。史存直(1980)也提到“有”有时可作他动词,有时可作自动词。吕叔湘(1942)认为把“有”看成“同动词”不妥,而把“有”归入普通动词。高耀墀(1957)认为“有”是个并不表示动作的动词。丁声树(1961)、李临定(1990)认为“有”是个表示存在关系的动词。詹开第(1980)认为“有”是一个既表存在又表关系的动词。朱德熙(1982)根据“有”后能跟双音节动词,把“有”划入准谓宾动词。由此看来,研究者们虽然在“有”字的语法性质问题上说法不一,但他们却有一共识,即认为“有”是一个不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 2.2 很多研究“有”字句的文章在谈到“有”字的语法特点时,都提到下面几个特点:(1)“有”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和“没”,反复问的方式为“有没有”;(2)“有”后能够带“了”“过”, 有时还能够带“着”;(3)“有”带上宾语后,能够受“很、挺、 最”等程度副词修饰,构成“很+有+名词”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