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素”论及普通话连读变调

作 者:
林华 

作者简介:
林华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传统声调研究理论只看到声调的音高,忽略了声调的音长,致使一些声调现象无法解释。本文在非线性生成音系学总理论构架中,提出既表示音高又表示音长的“调素”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调素脱落论”,并进一步论证普通话连读变调实际是“边缘调素”脱落所致。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概说

      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结构成分,历来是汉语语音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汉语历时语言学对声调研究的主要贡献突出表现在调类的归纳上,例如,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近代汉语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阳、上、去”。而在调值的描写方面,则失之笼统。现代汉语共时语音学对声调研究的突破,是从本世纪初赵元任五度标调法的提出开始的。五度标调法使调值的描述从笼统向科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直到今天,关于普通话以及各方言声调调值的描述大都采用五度标调法。近一、二十年来,随着话语语言学的研究和方言调查的深入,语言学家们纷纷把注意力从“文本”材料的静态研究转向“活语言”的动态研究。因此,“变调”成为声调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在国外,生成音系学对声调的研究始于王士元1967年题为《声调的音系特征》的论文。此后生成音系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产生的“非线性自主音段音系学”给变调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解释汉语某些方言变调性质以及非洲某些语言的声调现象上取得了新的可喜的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普通话变调研究仍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新的理论仍未能对普通话变调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本文重点在于,在非线性自主音段音系学总理论框架中,提出“调素”这一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把声学上“音长”引入声调音系学理论。通过对调素的构成和功能的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普通话变调的性质,是“边缘调素”脱落的结果。

      二 声调的构成:前人理论

      语音的物理性质有音色、音强、音高、音长等种类。已成定论的说法认为声调是由音高决定的。赵元任五度标调法、王士元( 1967 )、Nancy Woo(1972)的生成音系学的声调特征系统、Moira Yip(1980)的非线性声调特征理论等等,都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来的。笔者认为,这一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只看到了声调两个重要语音属性中的一个:只看到了“纵向”的音高,而忽视了“横向”的音长或调长。

      国外的声调研究理论对声调中音高的表现模式(representation)有不同的认识。下面让我们来简单评述一下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赵元任基于语言最多可有五个平调这一事实提出五度标调法。这个方法虽然后来被论证为理论上缺乏严谨,被其他生成音系学理论所取代,但是它仍不失之为一种简便而大众化的标调方法,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尤其是方言调查中广为利用。赵氏之后,王士元首先将声调研究纳入生成音系学轨道。王氏理论设有七个“声调区别性特征”,用来区别十三种声调。这七个区别性特征分别为:[高],[中](mid),[央](central),[升],[降],[凸],[非平调]。 这些特征可细分成两类,前三个为一类,区别音高,后四个为一类,区别调形。王氏声调理论开创了用生成音系学双分制区别性特征来描述声调的先例。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生Nancy Woo 发表了题为《韵律和音系学》的博士论文,对王氏理论进行了一场革命。首先,她废除了王氏的表示调形的第二类区别性特征,认为它们多余并掩盖某些本质性的东西。她采用了三个表示音高的声调区别性特征,即[高],[低],[修饰](modify),同时还提出用平调序列来表示非平调的主张。比如,普通话阳平升调用两个平调“中”和“高”(即[-高,-低][+高,-低])的序列来表示,这一主张现已普遍为国外生成音系学所接受。随着非线性音系学在近十几年的发展,Woo 的用平调序列来处理非平调方法的合理性也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但是Woo 的声调理论与生成音系学总理论体系发生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是,假如载调单位只是一个元音,那么这个元音便无法载负非平调。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生成音系学理论构架中,一个元音包括它的声调是以一个区别性特征矩阵来表示的。在同一矩阵里的各区别性特征排列无序,而为表示非平调,声调区别性特征必须有序排列起来,如在上述升调[-高,-低][+高,-低]序列中,左面矩阵里的特征必排列在右面矩阵里的特征之前,反之则不为升调。这一矛盾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没有能够得以解决。1976年,美国John Goldsmith的“自主音段音系学”的产生使生成音系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把声调等区别性特征,从表示元辅音特征矩阵中分化出来,独立形成另一排矩阵,然后,遵循某些规则将多排矩阵有机连在一起。这样的方法使得声调自主性得以比较合理处理。《汉语声调音系学》(1980)的作者Moira Yip 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把自主音段音系学首次应用于汉语声调研究,并由此激发起更多的学者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开始研究汉语声调。

      总之,上述各理论的倡导者对声调研究都有卓越的贡献,他们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及时把握住国际上新的音系学理论的发展,及时利用这些发展和成果来探讨汉语声调这一语言现象,使得人类对汉语声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逐步解决了汉语声调的一些疑难问题。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声调研究理论,包括由它们衍生出来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缺陷,即只注意声调音高的表现,而对声调时长则缺乏交代。这样做常常会掩盖一些声调变调现象的内在关系,使原本比较简单的问题不得不用复杂的方法加以解决。

      实际上,纵观声调研究历史,尽管学者们从未对调长作出严谨的科学的勾勒,但是不难看出,“调长”实际已隐存于各种描述之中。1、传统音韵学对声调调值有如下笼统描述:“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调型特征的描写显然含有音长内容。2、 赵氏五度标调法中也隐含了“调长”内容。例如,阴平标“55”而不标“5”。 如果没有调长,何不只标一个“5”呢?但是因为“音高”说的局限, 声调有用三个数表示的,如“214”,也有用两个数表示的,如“35 ”和“51”,至于这三个数和两个数所表示的音长有无区别则没有任何解释。这样标调的随意性是显而易见的。又如,在标轻声时,通常只用一个数,并且解释为“轻而短”。既然有“短”必定有“长”。总之,若把“音长”这一因素排斥在声调结构理论之外似乎有很多无法解决的矛盾。3.生成音系学近期的非线性音系学声调特征理论——如Yip(1980 )的理论——把阴平标为“HH”(H是英文“high tone高调”的缩写)、把上声标为“LL”(L是英文“low tone低调”的缩写), 也同样隐含调长内容,否则一个“H”与两个“HH”又有何区别? 在研究非洲语言中声调结构的理论中,高平调一般只用一个“H”, 低平调一般只用一个“L”,说明表示语言中的调不一定非要用两个符号。若用, 则应该说明为什么。

      从变调角度来看,无论是词变调还是短语变调,变调音节都伴随发生不同程度的音长改变,通常比本调音节减少了音长。石基琳(1987)利用美国贝尔实验室电脑语音设备对普通话声调实测所得数据表明,普通话元音在变调位置上比在停顿前位置上平均短二分之一。如果只谈调高而不考虑调长,就无法描述或解释这种连读变调中的音长改变。

      以上研讨说明,音长是声调的一个重要属性特征,讨论声调本质离不开音长这一根本概念。那么怎样才能把声调的音长属性寓于当今音系学理论之中呢?为此,笔者提出“调素”这一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