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郊石陂村语言生活的调查

作者简介:
邝永辉 林立芳 庄初升 广东韶关大学中文系 512005

原文出处:
方言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石陂村是粤北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石山管理区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韶关市东郊12公里处。全村有蒋、刘、邓三大姓,分别居住在蒋屋、刘屋、邓屋三个相连成片的居民聚落当中,共116户,约610人。其中,蒋屋99户,约500人;刘屋19户,约80人;邓屋8户,约30人。石陂村的地理环境与粤北多数地区一样,属典型的山地丘陵,种植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另外,尚有一些村民从事私营煤窑的开采,以增加经济收入。石陂村的交通不算便利,村中只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往韶关市区和与之毗邻的曲江县大塘镇。大塘镇实际上成了包括石陂村在内的周边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每逢“墟日”(农村集市日),石陂村的居民多往大塘赶集,从事各种买卖。自然地,石陂村与大塘镇为中心的客家地区的往来,包括婚姻嫁娶,显得十分频繁。

      石陂村的语言生活十分特殊,与周边的客家村落很不相同,故常常为人们所称道。全村通行三种方言,即“虱嫲声”,客家话和白话(粤方言)。其中,“虱嫲声”被称为“祖公声”(意为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母语方言),是当地固有的一种方言。这种土话主要分布在粤北的曲江、仁化、乳源等县及韶关郊区部分村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它归入韶州土话,其系属有待深入研究。今天,石陂全村30岁以上的居民(除外地嫁来的妇女),都还会说一口流利的“虱嫲声”,30岁以下的居民,则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停留在只会听不会说的程度;客家话是韶关市郊区地域性的共同语,石陂村的居民在与周边客家人的交流交往过程中自然学会了客家话。如今,全村除那些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儿,都熟练地掌握客家话。白话是在韶关市区通行的地域性共同语。石陂村的青少年多到韶关市区上中学,不少成年人则到市区工作或经商,都经常往来于村寨与市区之间。另外,随着白话广播、电视在村里的普及,如今石陂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会说白话,当然,有些人说得并不很流利。这样,土话、客家话和白话三种方言在石陂村110 多户人家中并存。那么,它们是如何交替使用的呢?即对于不同的居民来说,何时何地对何人使用何方言,也就是他们是如何视不同的情景而进行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的呢?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寻?从1995年起, 我们曾三度调查了石陂村的语言生活。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判断抽样的方法,抽查了20个家庭共129人,其中蒋姓15户100人,刘姓3 户16人,邓姓2户13人,考察三种方言的习得过程、 掌握程度以及在家庭和村中并存并用的情况,借此窥视全村的语言生活。根据我们实地调查的感受和通过对问卷材料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年龄、权势和性别是制约当地居民掌握和使用三种方言的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分别举例加以阐述。

      壹 年龄

      年龄是影响石陂村居民对三种方言掌握程度和使用情况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把当地居民掌握某种方言的熟练程度分为A、B、C、D四级。A级指能够流利、自如地听说;B级指能够听懂,但说得不够流利、自如;C级指基本能够听懂,但只能简单说上几句, 交际有相当的困难;D级指听不懂,说不来。这样,上述20个被抽样的家庭,排除33 个外嫁来的妇女(主要是从周边客家地区嫁来),6 个还没有语言能力的婴儿,90个当地居民掌握母语“虱嫲声”这种土话达到A 级程度者按年龄段统计如下:50岁以上的有18人,达A级的18人;31至50岁的有21 人,达A级的21人;16至30岁的有21人,达A级的12人;16岁以下的有30人,达A级的为零。

      可以看出,中年以上的当地居民,都还熟练掌握土话;16至30岁这一年龄段属青少年,已几近一半的当地居民只能听而不能流利、自如地说土话了;16岁以下这一年龄段的具有语言能力的少年儿童,一概不能熟练地说土话,其中达到B级的有9人,只达到C级的有21人。

      “虱嫲声”是石陂村居民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祖公声”,即母语方言。石陂村中“宁卖祖公三斗地,唔卖祖公一管声”和客家人“宁卖祖公田,唔卖祖公言”的祖训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说明当地居民与周边的客家人一样,也有着维护母语的鲜明的语言态度和忠于母语的强烈的语言感情,从而构成一种持久、稳固的语言心理。照道理,在上述语言心理的支配下,土话作为母语方言将被当地居民一代又一代地承传下去,不致于被遗忘或抛弃。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地区性的人员往来和商品流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年轻一代出于实用的需要,已不再那么积极学习当地的母语方言,转而学习和使用周边地区通行的客家话和韶关市区通行的白话,以便能够和附近的居民交流,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走向社会。年老一代在固守“祖公声”的同时,语言态度也逐渐变得宽容,多数人并不强求这十几年出生的新一代要坚持使用土语,也不那么积极教授咿呀学语的小孩儿说土话。所以,土话到了现在的年轻一代,基本上已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首先是客家话。其实,石陂村的居民不单是年轻人,中、老年人也多在孩提时候即学会了客家话,只不过中、老年人在学会客家话的同时还固守土话。这样,石陂全村的居民,除没有语言能力的婴儿,都熟练地掌握客家话。

      1916年,粤汉铁路南段(广州至韶关)开通,白话随着广府商人进一步流传到韶关。特别是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曾一度迁至韶关,白话逐渐在韶关市区占了上风,逐步取代了韶关市区的土话。这种土话当地人称“本城话”,与“虱嫲声”相近,如今会说该土话的韶关市民已很少。据石陂村老一辈居民介绍,解放前石陂村即有人学会了说白话。到了今天,已是一半以上的人能操白话。上述20户123 个具有语言能力的居民掌握白话的情况按年龄段统计如表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