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msky与Halle合著的《英语音系》(The Sound Pattern ofEnglish,以下简称SPE)一书出版于1968年,到今年已经整整30年了。SPE第一次系统、全面阐述生成音系学理论,是生成音系学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SPE理论被称为生成音系学的标准理论。30 年来生成音系学一直在西方占据主流地位。与此同时,针对SPE 的缺点与不足之处,生成音系学内部不断出现种种新的理论,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拟就生成音系学出现的背景及发展作一简要回顾,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生成音系学的第一篇论文是Chomsky,Halle与Lukoff合写的《论英语的重音与音渡》,发表于1956年,比Chomsky(1957 )引发生成语法革命的《句法结构》还早一年。当时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自以为已经把语言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全部解决了。他们运用一套严格形式化的程序与方法对收集到某一语言的语料进行分析,便可得到该语言的语音与构词系统。他们认为进行语言分析的程序已相当完备,只需再对某些细节进一步完善,便可用以分析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在他们看来,语言学似乎已达到了颠峰状态,再没有什么重要工作可做了。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从大处讲,作为结构主义哲学基础的逻辑经验主义和作为其心理学基础的行为主义在风靡欧美三十余年之后,正面临严重挑战,日益衰微。在结构主义音位学内部,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结构主义有一条原则叫层面分隔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对语言的某一层面进行分析时不能涉及上一个层面的信息,例如分析音位层面时不能涉及构词与句法。这样一来对句子的重音分析便很难进行。Chomsky, Halle 与Lukoff(1956)突破了层面分隔的禁区,采用依赖句法结构的规则,用循环应用的方式,对句法重音做了简明利落的分析处理。这个分析在次年第二届 Texas 英语语言学分析问题会议上遭到与会者的猛烈抨击。1958年第三届Texas会议的组织者邀请Chomsky本人到会,意欲对他进行围攻,一举扑灭生成语法“异端”。不料事与愿违。正如 Newmeyer (1980)所说,Chomsky在会上迎战几位名噪一时的权威, “使他们显得好像是语言学概论课上困惑不解的学生”。后来又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到1968年SPE问世时,生成音系学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主流地位。 不过自这时起,Chomsky 由于参与了大量的政治活动(他当时被称为激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在语言学研究方面无暇兼顾句法学与音系学两个方面,便集中力量于句法研究,而把音系学的研究与发展留给Halle及其MIT博士生去承担了(关于Halle与MIT研究生对生成音系学的贡献,参见王洪君1992和李永华1995)。 生成音系学是生成语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人头脑中有关语音系统的知识,力求以最明晰化与公式化的方式,反映出存在于人脑中的语音系统。SPE理论认为音系结构有两个表达平面, 即底层表达式与语音表达式。简单地来说,底层表达式用来表示储存在人脑词库中的语音信息,每个词素只有一个底层表达式。语音表达式用来表示说出来的话语中的语音信息。每种语言中都有一系列音系规则,它们作用于底层表达式,产生语音表达式。生成音系学不承认结构主义音位学基本单位音位的存在,而用区别特征作为基本单位。区别特征是从语音的声学或生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特征,每个特征有正与负两个值,如[+有声性]表示浊音(声带振动),[-有声性]表示清音(声带不振动)。[+高位性]表示方位高(高元音),[-高位性]表示方位不高(中元音或低元音)。不论底层还是表层表达式,都以区别特征组成的矩阵来表示。例如英语词pin[pin 大头针]用特征矩阵表达如下: pin 元音性 - +- 辅音性 + -+ 响音性 - ++ 有声性 - ++ 等等 … …… 在矩阵中横行是特征的值,纵列是由特征组成的音段。 SPE中的音系规则具有以下形式: A→B/X—Y 在这一规则中X,Y构成语境,A在该语境中变为B。一种语言中的音系规则运用时常要有顺序。 Chomsky与Halle在写作SPE 时已发现只有音系表达式与规则的纯形式化系统而不涉及语音实质内容,不仅能产生自然的规则,也能产生不自然的规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PE在最后一章(第9章)提出了标记性理论,用一套标记规约(marking conventions), 在特定音境中为特征规定m(有标记)和u(无标记)值。不过这一理论在SPE 中提出之后除Kean(1975)在其博士论文《生成语法中的标记理论》加以发挥之外,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 SPE出版的同年,Kiparsky(1968)发表了《音系学有多抽象? 》一文,对底层形式变得越来越抽象提出批评。所谓底层形式的抽象性是指底层形式中出现表层交替形式中所没有的形式或音段,如SPE 将英语right的底层形式设定为rixt(SPE P.234 )。 70 年代初期, Venne-mann和他的学生Joan Hooper(1976) 提出了一种新的音系理论自然生成音系学(natural generative phonology)。它的中心内容就是对底层表达式进行制约,认为词库中的底层形式应与表层形式中的一个基本上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