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是朝鲜语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从这时起朝鲜民族才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1 〕朝鲜语敬语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分历史时期来考察十五世纪以前朝鲜语敬语的表现形式。 一 三国时期的敬语表现形式 现存最早的有关三国时期朝鲜语的记录是高丽时期出版的《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三国史记》是高丽仁宗二十三年(公元1145年)金富轼编撰的传记体史书。全书虽然是用汉文写成的,但其中的人名、地名、官名中反映了三国时期语言的一些面貌。《三国遗事》是高丽熙宗—忠烈王时代(1206—1289)僧人一然编撰的。书中收录了有关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遗文轶事。它与《三国史记》一起被称为朝鲜古史书的双璧,为研究三国时期的风俗、宗教、文化及语言提供了宝贵资料。 1)三国时期的敬语形式主要表现在反映尊敬对象的名词之中。 这些名词大部分是官名。《三国史记·新罗本记卷一》中有这样一段话:“初南解薨,儒理当立,以大辅脱解素有德望,推让其位,脱解日神器大宝,非庸人所堪,吾闻圣智人多齿,试以饼噬之,儒理齿理多,乃与左右奉立之,号尼师今。古传如此。金大问则云,尼师今方言也,谓齿理。”《三国遗事·卷一·王历一》中也说:“尼叱今或作尼师今”。“尼师今”、“尼叱今”是“齿理”的音译、即niskuum。这个词, 就是后来nimkuum“君主”的词源。 2)三国时期官名后边有一个后缀kan/han, 这与“成吉思汗”的“汗”有没有某种联系,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它确是表示大官的意思。例如,《三国史记》中就记有:“居西干辰言王或云呼贵人之称”(卷一);“麻立干金大问云麻立者方言谓橛也”(卷一);“儒理王九年置十七等一日伊伐飡或云伊罚干或云于伐飡或云角干或云角粲或云舒发翰或云舒弗邯”(卷三十八);“波珍飡或云海干或云破弥干”(卷三十八);“级伐飡或云级飡或云及伏干”(卷三十八)。 上述官名“居西干,麻立干,伊罚干,破弥干,及伏干”等后缀“干”也可以写作“飡、粲、翰、邯”。这都是表示官级的“干”或“飡、粲、翰、邯”,也就是kan/han。 还有表示官级的其它后缀“支”(ki)和“兄”(hj
η)等。例如:“立王弟之子臧为王,自为莫离支,其官如唐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职也”(卷四十九);“中里小兄”,“中里大兄”(卷四十九)。 3)有些词虽然现在已变为后缀, 但在三国时期是表示尊敬的褒义词。 (1)m
ri 比如“麻立干”表示“橛王”,“首露”(《三国史记·卷一》、《三国遗事·卷二》);“高敞县本百济毛良夫里县,景德王改名”(《三国史记·卷三十八》);“莫离支”(《三国史记·卷四十九》)。上述“麻立,毛良,莫离”都是“首”的表音,即m
ri。当时用来表示官级或表示高处(高敞)。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m
ri/mari”是当时用于表示尊敬对象的词。 它的残迹至今还保留在wutum
ri“头子”等词中。(2)po “年至十二岁,不语亦不起,因号虵童,下或作虵卜、又巴、又伏等,皆言童也”(《三国遗事·卷四》)。当时“童”的朝鲜语发音是“卜、巴、伏”等。这些都和朝鲜语名词词缀中的-po,如tt
kpo“爱吃糕的人”, th
lpo“多毛人”,ttuηpo“胖子”有联系。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po没有贬义,只是指“童”的意思。(3)
mi/
si “云峰县本母山县,或云阿莫城,景德王改名”(《三国史记·卷三十四》);“益城郡本高句丽母城郡”(《三国史记·卷三十五》);“母城本也次忽”(《三国史记·卷三十七》)。“母”在十五世纪朝鲜语中,由
si,
zi,
mi等词来表示。上述例子的“益,也次”与
si,
zi的音近似,“阿莫”与
mi的音近似。(4)aki/aji “阏智即乡言小儿之称也”(《三国遗事·卷一》);“姐妹曰宝姬小名阿海,妹曰文姬小名阿之”(《三国遗事·卷一》)。上例的“阏智、阿之”,“阿海”与现在叫婴儿或儿童的aki,aji有联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