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序言 新加坡现行通用的汉字为简体字,中小学华语教材以及主要的报刊杂志、影视字幕大多使用简体字,新加坡教育部也严格规定教师只能向学生讲授简体字。可是,坊间或社区图书馆仍有不少来自台湾、香港等地区以繁体字印刷的出版品,普遍获得学生的喜爱并阅读(例如:金庸、林清玄等文学作品)。 新加坡是个国际大都会,自然会有各地区繁简字华文资料的流通,这有助于新加坡华文世界扩展多元性的视野。但是,新加坡学生是否能顺利地阅读用繁体字印刷的出版品?新加坡推行简体字是否会成为与台湾和香港等地区文化交流的障碍?如何对这些问题给予可靠而合理的解答正是本测查探讨的课题。 二 过去研究评述 2.1 尹斌庸、罗圣豪(1991) a. 测查对象 34位台湾留美多年的研究生,大部分修读工程技术科。这些受测者从未去过中国大陆,也未曾接触过以简化字印刷的出版品。 b. 测查方式 i.[静态测查] 在孤立状态下,以预先挑选的100个比较常用的简化字测查学生的认读能力。测查方式是请学生在每个简化字的后面写出相应的繁体字。测查结果正确概率为0.38,这清楚地显示在孤立状态下受测学生认读简化字的错误概率为62%。 ii. [动态测查] 在文章当中测查学生认读简化字的能力。 研究者从北京景山学校编写的初中《语文》试用课本中,选取四篇课文的片段。测查方式是让受测学生各自朗读四篇课文的片段。测查题数为305 个简化字。测查结果正确概率为0.95,此数字清楚地显示在理解篇章时,简化字对台湾学生的影响不大。 c. 研究缺失 研究者筛选100 个常用简化字作为测查学生在孤立状态下辨认简化字能力的准则不够具体明确。静态与动态测查所指定认读的简化字数目并不一致,这直接导致比较出现偏差。再说,为何静态测查以书写方式作答,动态测查则以朗读方式记录,研究者并未具体说明理由。除此之外,这二类测查方式是否会形成不同的结果,也须进一步探索。 2.2 张双庆、万波(1996) a. 测查对象 120位香港大学一年级新生。 凡是曾在中国大陆受教育或者使用过简化字版教材的学生皆不列入测查对象。 b. 测查方式 从《简化字总表》中筛选出400个简化字, 并在能认读的简化字和会使用(在非正式场合,如做笔记等)的简化字后面打钩。简化字认读率结果为0.65;简化字使用率结果则为0.34。 c. 研究缺失 本研究者与尹斌庸、罗圣豪(1991)一样,没有具体明确地说明筛选400个简化字作为受测学生辨认简化字能力的准则。 由于研究者请受测学生完全凭主观的判断在认读字与使用字后打钩,这种测查的作答方式无法避免受测学生猜测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也就无法确保答案的可信度。 三 测查过程 3.1 测查对象 从50位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育文凭班的学生中选了一年级学生23位、二年级学生22位。有鉴于新加坡中学教育制度在过去20年的变迁很大,为确保取样的一致性,凡是在1987年以前获得剑桥高级水准文凭的学生皆不列入测查的对象,因为这些受测学生可能属于旧制的华校毕业生,早年求学时曾阅读与使用过繁体字。 3.2 测查方式 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编著的《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1989)中,先选取1000个最高频率常用字。这1000个最高频率的常用字共有360个繁体字,再从其中筛选100个具有甄别性的繁体字,让学生逐一写出其相对应的简化字。例如:选“續”不选“細”“賣”,因为“續”包含此二字的简化组合部件;同样选“護”“獲”,因为简化后的字其部件不同。 从信息量的角度着眼,本测查方式分为孤立状态与情境状态二类,分述如下: a. [孤立状态] 受试学生在单个繁体字的后面写出相对应的简化字(见附录一)。 b. [情境状态] 受试学生写出词语中所指定的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见附录二)。 这100 个词都出现在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著的《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6)常用词语频率表中。 四 测查结果与讨论 4.1 孤立状态与情境状态 在孤立状态与情境状态下,受测各年级学生繁体字辨认表现如下: 表1受测学生在孤立与情境状态下的表现 孤立状态 情境状态 分数一年二年一、二 一年二年一、二 级 级 年级级 级 年级 N=23N=22 N=45 N=23N=22 N=45 90-100 34.78 72.7253.33 52.18 77.2764.44 (8) (16)(24) (12)(17) (29) 80-89 30.434.5517.78 34.78 18.1826.67 (7) (1) (8)(8) (4) (12) 70-79 13.04 13.6313.34- 4.55 2.22 (3) (3) (6)(1) (1) 60-698.704.55 6.67- (2) (1) (3) 50-59 - 4.55 2.22 13.04 - 6.67 (1) (1)(3) (3)